-
里白科
中文名里白科拼音名libaike拉丁名Gleicheniaceae中国植物志02:116所有属Dicranopteris..芒萁属Hicriopteris...里白属Sticherus......假芒萁属
-
光里白
拼音名:GuānɡLǐBái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光里白的根茎。小羽片20-30对,几无柄,互生,中部的最长达20cm,狭披针形,向先端长渐尖,羽状全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500m的山谷阴湿处。2.显微鉴别根状茎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小。内皮层凯氏点明显。中柱鞘为3-4列薄壁细胞,原生中柱维管束周韧型。
-
里白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拼音名:LǐBái英文名:GlaucousDiplopterygium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里白的根茎。孢子囊群圆形,由3-4个孢子囊组成,生于羽片背面侧脉的中部,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2.显微鉴别根状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壁微木化。性味:苦;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行气止血;
-
芒萁
拼音名:M nɡQ 别名:蕨箕、芒萁骨、路萁、狼萁、小黑白来源:蕨类里白科芒萁属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dichotoma(Thunb.)Bernh.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化瘀,止血。用于鼻衄,肺热咳血,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利,水肿,月经过多,血崩,白带;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骨折,蜈蚣咬伤。
-
芒萁骨
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蕨叶、蜈蚣草、硬蕨萁、狼萁草、蕨叶草(《湖南药物志》)。羽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20~孢子囊群着生细脉中段,有孢子囊6~性味:苦,平.(《闽南民间草药》)②治妇女白带:芒萁茎心四至五钱,龙眼肉一至二两,冰糖一两。(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⑤治外伤出血:芒萁幼芽捣烂敷。
-
芒萁骨根
《*辞典》:芒萁骨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M nɡQ GǔGēn来源: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根茎。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平。功能主治:治湿热臌胀,小便淋沥不畅,跌打损伤。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狂犬病及毒蛇咬伤。(《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小便淋沥不畅:鲜芒萁根一两,水煎调冰糖服。
-
狼萁草
拼音名:LánɡQíCǎo别名:芒萁、穿路萁、路萁子柴、筲萁子柴、鸡毛蕨、反蕨叶、蜈蚣草、冷猪窝、硬蕨萁、蕨叶草、铁郎鸡、篦子草、狼机柴、芦萁、芒、狼萁、蕨萁草、山芒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铁芒萁的全草。裂片15-40对,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18mm,宽2-3mm,基部上侧的数对极小,三角形,长4-6mm;
-
中华里白
拼音名:ZhōnɡHuáLǐBái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中华里白的根茎。孢子囊群圆形,由3-4个孢子囊组成,生于羽片背面中脉和叶缘之间,着生于基部上侧小脉上,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被夹毛。2.显微鉴别根状茎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小。中央有2条排列成弧状的厚壁组织带,围绕每条厚壁组织带散生4-7个分体中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