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杨
拼音名:FēnɡY nɡ别名:麻柳树、水麻柳、小鸡树、枫柳、蜈蚣柳、平杨柳来源:胡桃科枫杨属植物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DC.,以枝及叶入药。夏秋采,晒干备用。叶多鲜用。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杀虫止痒,利尿消肿。叶:血吸虫病;外用治黄癣,脚癣。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麻柳叶
《*辞典》:麻柳叶:出处:《草木便方》拼音名:M LiǔY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叶。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关节痛,疮疽疖肿,疥癣风痒,皮炎湿疹,汤火伤。或取叶煎水洗。(《四川中药志》)④治脚趾湿烂(香港脚):枫杨叶捣烂,搽患处。5天后均明显减轻或消失。
-
枫柳皮
《*辞典》:枫柳皮:出处:《唐本草》拼音名:FēnɡLiǔP 别名:枫杨皮(《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树皮。(《四川中药志》)②治疥癣:枫杨皮、黎辣根、羊蹄根。水煎,洗患处。(《福建中草药》)临床应用:治疗烧伤:取枫杨树二层皮2斤,地榆根0.5斤,乌桕根皮0.5斤,加水适量,煎至500毫升,过滤。
-
麻柳果
《*辞典》:麻柳果: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M LiǔGuǒ别名:一群鸭、雁鹅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果实。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炮制:炒黄用。功能主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止咳。附方:治疗天疱疮:枫杨嫩叶及果实各一斤,煎水洗操。(《中草药通讯》(2):58~
-
枫杨属
中文名枫杨属拼音名fengyangshu拉丁名Pterocarya中国植物志21:21描述PterocaryaKunth枫杨属,胡桃科,8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7种,南北均产之,尤以枫杨P.stenopteraC.DC.最常见,上海和其他各大城市均有栽培作为行道树。乔木,叶脱落,互生,羽状复对,无托叶;子房1室,包藏于一个4齿裂的总苞内,花柱2裂;
-
柳枝
苞片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早落;药理作用:水杨甙与稀盐酸或硫酸共煮可水解为水杨甙元及葡萄糖。归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厥阴经。治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折碎煎汤,倾坐桶内,被围住熏。亦可每日取柳枝、枫杨枝各3两,柳叶、枫杨叶各1.5两,制成煎剂两次分服。
-
木本植物
木本植物(woodyplant)植物体木质部发达,茎坚硬,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分类木本植物因植株高度及分枝部位等不同,可分为:乔木(tree)高大直立的树木,高达5米以上,主干明显,分枝部位较高,如松、杉、枫杨、樟等,它们有常绿乔木(evergreentree)和落叶乔木(deciduoustree)之分。
-
麻柳树根
《*辞典》:麻柳树根: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M LiǔSh Gēn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根及须根或根皮。功能主治:治疥癣,牙痛,风湿筋骨疼痛,汤火伤。③《四川中药志》:杀虫,解毒。附方:①治疥癣:枫杨根、黎辣根。共研细末,疥疮用香油调搽;(《分类草药性》)②治风湿麻木,寒湿脚痛:麻柳须根泡酒服。
-
栗蚕
栗蚕是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每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卵越冬。栗蚕的生长东北各省成虫于8月下旬开始羽化,9月上中旬大批羽化,下午5-8时为羽化最盛时刻。成虫白天不动,夜间开始活动,晨3-7时为交配盛期,交配约12小时离对,一般产卵于树干基部离地1m上下的树皮隙缝中,卵成块,每块卵数不一,少则数十粒,多则百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