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茶药
别名:断肠草、大茶药、黄猛菜来源及产地:马钱科植物胡蔓藤GelsemiumelegansBenth.的全草。性味:苦、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散瘀,攻毒,祛风杀虫,止痛。化学成分:根、茎、叶含钩吻碱子(Koumine)、钩吻碱寅(Kouminicine)、钩吻碱卯(Kouminidine)、钩吻碱甲(Gelsemine)、钩吻碱丙、钩吻碱辰(Kounidine)。
-
钩吻
其作用性质与北美钩吻中所含生物碱钩吻素甲、钩吻素乙相似,但毒力稍逊,钩吻素寅对家兔之最小致死量为0.8毫克/公斤。中药可用三黄汤(黄芩、黄连、黄柏、甘草)灌服,蕹菜汁灌服或积雪草捣烂拌茶油灌服,金银花连叶捣烂榨汁拌黄糖灌服,细叶黄栀子(茜草科)加茅根煎水灌服。功能主治:祛风,攻毒,消肿,止痛。
-
红背酸藤
《*辞典》:红背酸藤: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H nɡB iSuānT nɡ别名:头林沁(《广州植物志》),酸藤木(《陆川本草》),黑风藤、风莓、酸藤(《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酸叶胶藤的根及叶。苞片卵状披针形;萼5裂,裂片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被柔毛,内面具鳞片;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肝经。
-
酸藤木
《*辞典》:酸藤木:出处:《陆川本草》拼音名:SuānT nɡM 别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陆川本草》),透地龙(《南宁市药物志》),鸡母酸,酸醋木、海底龙(《广西药植名录》),入地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功能主治:治咽喉肿痛,齿龈出血,脾虚泄泻,跌打瘀痛,痔疮。
-
断肠草
拼音名:Du nCh nɡCǎo别名:钩吻、大茶药、大炮叶、黄花苦蔓、黄猛菜来源: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胡蔓藤Gelsemiumelegans(Gardn.etChamp.)Benth.,以根、叶及全草入药。 新鲜鸭血或鹅血1大碗灌服;功能主治: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杀虫止痒。外用治皮肤湿疹,体癣,脚癣,跌打损伤,骨折,痔疮,疔疮,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