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指菌根中,菌丝覆盖着高等植物的根,在其表面或近于表面的组织中繁殖,而形成“菌被”一种菌根类型。例如在桦木科、山毛榉科、松科等森林树木的根上,大多附生很多担子菌类特别是伞菌类的菌[牛肝菌属(Boletus)、丝膜菌属(Cortinarius)、红菇属(Russula)等]。
-
小牛肝菌
拼音名:XiǎoNiúGānJūn别名:空柄假牛肝菌、杂蘑来源: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小牛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etinuscavips(Opat.)Kalchbr[BoletuscaviposOpa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后,切掉菌柄基部的带泥沙部分,晒干,备用。菌肉淡黄色或污黄土色。性味:微咸;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
-
菌根和根瘤
许多植物的根系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建立了共生关系,在植物体上形成菌根或根瘤。(2)内生菌根,真菌形成不明显的罩子,而大部分菌丝均侵入到根部皮层的细胞内部,如兰属、草莓等。根瘤的维管束与根的维管柱连接,两者可互通营养,一方面豆科植物将水分及营养物质供给根瘤细菌的生长;
-
外部共生
在发生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一种生物存在于另一种生物体内,特别是存在于它的细胞、组织内的,称为内部共生(endosymbiosis);例如某种植物生长着的外生菌根等。在动物有一种生活于海葵触手间的小鱼等(一方可得以保护,而另一方则得到食物),这也是外部共生的例子。
-
豆包菌
拼音名:DòuBāoJūn别名:酸酱菌、马屁包、色豆马勃、牛眼睛、豆苞菇、豆包来源:药材基源:为硬马勃科真菌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基部具一狭缩的柄。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旷野土上或林下。包被淡锈色至青褐色,光滑,上部成片状剥落,膜质,易碎。性味:辛;解毒消肿。用于消化道出血、冻疮流水、外伤出血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