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侧丝
侧丝是子囊菌、地衣类、蕨类孢子囊群中产生的孢子的保护器官。生殖器柄的表面细胞是不育的,一般为丝状细胞,但其形态则具有分类的特征。例如在蕨类的金鸡脚(鸭掌金星草)(Phymatopsishastata)类中有丝状、杆状、分枝状、掌状、盾状等各种形态的多细胞结构。也有称作丝状体、线状体的。
-
竹砂仁
拼音名:ZhúShāRén别名:竹果、竹红菌、竹花、竹生小肉座菌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小肉座菌的子座。侧丝略长于子囊。化学成份:竹砂仁含5%D-甘露醇(D-mannitol),竹红菌素(hypocrellin)A、B,过氧竹红菌素(peroxyhpocrellin),十六烷酸(hexadecanoicacid)和十八烷酸(octadecanoicacid)。
-
滇肉棒
拼音名:DiānRòuBà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滇肉棒的子实体。原形态:子座直立,不规则双分叉。柄圆柱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混交林中地上。2.显微鉴别子座横切面:子囊壳卵圆形,长120-200 m,直径75-124 m,内有多数子囊及侧丝。子囊孢子16个,单列,圆形或近方形。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血。
-
羊肚菌
概述Morel(Morchellaesculent)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名羊肚菌。棱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孢子单行排列,(22-26)μm×(12-14)μm,侧丝顶端膨大,直径达11μm。菌柄粗壮,长约10cm,上部渐狭细,基部膨大,直径约5cm。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
-
竹菌
拼音名:ZhúJūn别名:肉球菌、竹生、竹球菌、竹荷包、竹包、竹宝、竹寄生、竹生肉球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生肉球菌的子座。侧丝很多,线形。药理作用:从竹菌(肉球菌)的子实体分离到的松胞菌素D能专一性地影响哺乳动物细胞的微丝系统排列,抵抗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并具有有效地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性味:苦;
-
块菌科
块菌科是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的一科。该科真菌发生在地下,通常生近地面处。腐生或寄生,或与树根共生。子囊果球形或近球形,埋生土中。子囊之间的侧丝顶端不融合。本科有些种为美味食用菌,如黑孢块菌、大块菌和冬块菌等。
-
子囊盘
子囊盘(apothecium)指真子囊菌类的一种子实体(子囊果)。指子囊孢子成熟时子实层展开而在子实体上可见的结构,与封闭的子囊壳一词相对应。呈盘状或杯状,除在盘菌属(Peziza)和火丝菌属(Pyronema)等真菌中可见到外,在地衣类此形态是属的分类的重要依据。
-
灯刷染色体
灯刷染色体是较普遍存在于鱼类、两栖类等动物的卵母细胞中的一类形似灯刷的特殊巨大染色体。通常出现在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双线期(diplotenestage),为二价体,两条同源染色体通过几处交叉而相连,含四条染色单体。转录过程中由于基质之厚薄和转录RNA分子之长短不同,侧环具有粗细变化之过程。
-
乌灵参
能益气。”子座棍棒状,长3-12cm,直径2.5-7mm,中部稍粗,顶端圆钝,初生时灰白色,后变为褐色,外表有疣状突起的子囊盖,子囊壳椭圆形,埋于子座外层,子囊盖外突,疣状孔口黑色,子囊孢子众多,类球形,熟时黑褐色,侧丝单根或分枝。以皮纹细、体结实、入水下沉、内部色白,俗称“细花货”者为佳;性味:甘;高血压病;
-
石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霜:拼音名:Sh Shuānɡ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alpinus(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性味:苦、微涩,平。用于梦遗。原形态:叶状体灰白色,颗粒状,紧贴于基质上,外观似沉积物。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岩石上。性平归经:肾经功能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
-
锈孢子器
锈孢子器aeci(di)um锈菌类(Uredinales)的生殖器官之一,亦称为锈孢子堆.生于寄主植物组织内.其形状大致呈杯状,顶端突出于寄主体外而开口。具有发芽管以行发芽,进入夏孢子期或冬孢子期。锈孢子器中,对没有外壁或仅有侧丝包围,而锈孢子仅在寄主体表出现,此称为裸锈孢子器(caeoma)。
-
子实层
子实层(hymenium)见于子囊菌类或担子菌类的子实体上。火丝菌属,盘菌属等盘菌类,子囊和侧丝均排列为栅状,伞菌目、鹅膏属等子实体在菌褶表面,担子密集地排成栅状。多孔菌科的层孔菌属在生于其伞下的管孔的内壁形成子实层。在担子菌类的子实层中,担子往往混有不同发生来源的各种形态的细胞。一般称这些细胞为隔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