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等宽鳞毛蕨
拼音名:DěnɡKuānLínMáoJué别名:喀西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厚叶鳞毛蕨的根茎。中部羽片长13-14cm,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最宽,2.5-3cm,有短柄,羽状深裂;孢子囊群背生于小裂片上,每裂片上有4-6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2500m的山地阔叶林下。功能主治:驱虫。
-
多齿蹄盖蕨
拼音名:DuōChǐTíGàiJué英文名:ManyToothedLadyFern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多齿蹄盖蕨的根茎。羽片15-18对,互生,斜上向,基部1对略缩短,中部羽片披针形,长15-20cm,宽4.5-6cm,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二回羽裂;囊群盖与囊群同形,表面上有颗粒状纹饰。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虫积腹痛;
-
中华蹄盖蕨
拼音名:ZhōnɡHuáTíGàiJué英文名:ChineseLadyFern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蹄盖蕨的根茎。裂片约20对或更多,互生,斜向上,近无柄,狭披针形,基部2-3对稍缩短,中部的羽片长7-10cm,宽约3mm,钝头,边缘浅裂成锯齿状的裂片,小裂斜上,先端有微齿,基部以狭翅相连;性味:微苦;凉归经:肺;
-
镰片假毛蕨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羽片25-30对,互生,斜展,无柄,线状披针形,中部的长8-15cm,宽6-10mm,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羽状深裂几达叶轴,在着生片的叶轴下面有1个褐色瘤状的气囊体,下部数对突然缩短成耳形至线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100m的山溪谷旁或路边湿地。性味:苦;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