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小果倒地铃
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拼音名:XiǎoGuǒDǎoD L nɡ别名:炮卜草、金丝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铃(《广西中草药》),粽仔草、尪子目珠(《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铃的全草。治百日咳,咽喉炎,疔疮,湿疹,脓泡疮。⑨治小儿阴囊热肿:三角泡适量,水煎,洗患处。
-
炮掌果
出处:《云南中草药》拼音名:P oZhǎnɡGuǒ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铃的果实。晒干或鲜用。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祛风解痉,解毒。附方:①治小儿脐风:炮掌果五至八粒,捣烂拌蜜服。外用果汁搽肚脐及双膝眼穴、寸口(两处皮肤先用三棱针刺破)。②治湿疹,皮炎,疮痈:炮掌果适量,煎水外洗。
-
倒地铃
拼音名:DǎoD L nɡ别名:假苦瓜、风船葛、带藤苦楝、灯笼草[四川]来源:无患子科倒地铃属植物倒地铃CardiospermumhalicacabumL.,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凉血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疮疖痈肿,湿疹,毒蛇咬伤。
-
三角泡
拼音名:SānJiǎoPào别名:假苦瓜、假蒲达、包袱草、风船葛、鬼灯笼、三角灯笼、金丝苦楝、三角藤、倒地铃、棕子草、炮掌果、小果倒地铃、白花仔草、带藤苦楝、灯笼草。叶多脱落,破碎而仅存叶柄,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暗绿色。蒴果膜质,膨胀成倒卵形,有三棱,先端截头状,常被柔毛。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