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大叶酸藤
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大叶酸藤Embelialongifolia(Benth.)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消肿散瘀。治肾炎水肿,肠炎腹泻,跌打瘀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寄生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生藤:拼音名:J ShēnɡT nɡ别名:上树酸藤、大叶酸藤、黄藤、堂仙公、酸藤公来源:檀香科寄生藤HenslowiafrutescensCham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主治流行性感冒,跌打损伤。小苞片近离生,偶呈总苞状;花梗长约1.5mm;两花,卵形。性味:微甘;肝经功能主治:疏风清热;
-
酸果藤
拼音名:SuānGuǒT nɡ别名:酸藤子、酸藤果、山盐酸鸡、酸醋藤、入地龙、信筒子来源:紫金牛科信筒子属植物酸果藤Embelialaeta(L.夏季采果,蒸熟晒干。根用于痢疾,肠炎,消化不良,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大叶酸藤(马桂花)Embelialongifolia(Benth.)Hemsl.,在广东、云南亦应用于临床,功效相似。
-
吊罗果
拼音名:DiàoLuóGuǒ别名:大鸡母酸、酸盘子、大叶酸藤、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长叶酸藤子的全株。长约1cm,被疏微柔毛或无毛,基部具不甚明显的苞片;花萼基部连合达1/3至1/2,萼片卵形或披针形,具疏缘毛,密布腺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300m的山坡疏林或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