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尾
中国蕨科植物野鸡尾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孔雀尾:孔雀尾为中药名,出自《福建中草药》,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小叶金花草之别名。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全草煎剂给小鼠灌胃,对眼镜蛇毒有保护作用。
-
小叶金花草
别名:孔雀尾、小野鸡尾、金花草、凤尾连、解毒蕨来源及产地:中国蕨科植物野鸡尾Onychiumjaponicum(Thunb.)Kuntze的全草,广布长江以南各地,北到河北西部,河南南部和秦岭南坡。1.治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疸,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小便不利,煎服:15~"③《福建中草药》:"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
小野鸡尾
别名:孔雀尾、小野鸡尾、金花草、凤尾连、解毒蕨来源及产地:中国蕨科植物野鸡尾Onychiumjaponicum(Thunb.)Kuntze的全草,广布长江以南各地,北到河北西部,河南南部和秦岭南坡。叶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0-30cm,宽6-15mm,三至四回羽状分裂;四回羽片2-3对,互生,倒披针形或披针形;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
-
乌韭
概述:乌韭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大叶金花草之别名。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全草煎剂给小鼠灌胃,对眼镜蛇毒有保护作用。
-
金粉蕨
拼音名:JīnFěnJu 别名:野鸡尾、小野鸡尾、柏香莲、小金花草、水金鸡尾、孔雀尾、土黄连、解毒蕨、日本乌蕨来源: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金粉蕨Onychiumjaponicum(Thunb.)Kunze,以全草入药。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感冒高热,肠炎,痢疾,小便不利;解山薯、木薯、砷中毒;外用治烧烫伤,外伤出血。
-
凤尾连
概述:凤尾连为中药名,出自《福建中草药》,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小叶金花草之别名。别名:孔雀尾、小野鸡尾、金花草、凤尾连、解毒蕨。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1.治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疸,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小便不利,煎服:15~化学成分:叶及根茎含野鸡尾二萜醇A~
-
栗柄金粉蕨
别名:亮叶乌蕨、野鸡尾、石发、红蕨蕨、金花草、孔雀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栗柄金粉蕨Onychiumlucidum(Don)Spreng[O.japonicum(Thunb.)Kunzevar.lucidum(Don)Chris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东、福建至西南各省。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狂犬咬伤。
-
金花草
拼音名:JīnHuāCǎo别名:乌韭、雉鸡尾、孔雀尾、大叶金花草、小叶野鸡尾、蜢蚱参、石青苇来源: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Stenolomachusanum(L.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农药中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鞭叶铁线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鞭叶铁线蕨:拼音名:BiānY TiěXi nJu 别名:岩虱子、有尾铁线蕨、过山龙来源:蕨类铁线蕨科鞭叶铁线蕨Adiantumcaudatum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200m的林下或溪谷石缝中。性味:苦;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外用:适量,研末撒。②治乳痈,黄水疮:岩虱子研宋敷患处。
-
太极光
《经目屡验良方》:组成:孔雀尾4钱(甘草水洗,撮土搓之,复用水洗净晒干,为末纯用,尾端圆处更胜),乳香2钱,没药(各去油,净)2钱,蜈蚣2钱,全蝎2钱,磁石(火煅)2钱,麝香2钱,蝼蛄(晒干)2钱,雄黄(醋浸透,换白萝卜汁煮用)2钱,朱砂2钱,水银5钱,牙硝1两2钱5分,硫黄2两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