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尖杉科
中文名三尖杉科拼音名sanjianshanke拉丁名Cephalotaxaceae描述Cephalotaxaceae三尖杉科,裸子植物,只有三尖杉属Cephalotaxus1属,7种,分布于亚洲东部与南部,参阅该属。中国植物志07:423所有属Cephalotaxus...三尖杉属
-
粗榧根
拼音名:CūFěi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根或树皮。雄球花卵圆形,基部有1枚苞片,雄蕊4-11枚;雌球花头状,通常2-5个胚珠发育成种子。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西至甘肃、陕西、河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性味:淡;性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摘录:《中华本草》
-
粗榧枝叶
药理作用:从粗榧枝叶中分离的三尖杉碱、高粗榧碱、异粗榧碱的药理作用海南粗榧的总生物碱制剂对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病有一定疗效。性味:苦;还发现本品对慢粒急变亦有较好疗效,用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大部分系与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激素等联合用药,除1例外均达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6例。
-
三尖杉属
中文名三尖杉属拼音名sanjianshanshu拉丁名Cephalotaxus中国植物志07:423描述Cephalotaxus三尖杉属,三尖杉科,9种,产亚洲,我国有三尖杉C.fortuneiHook.f.和粗榧C.sinensis(Rehd.etWils.)Li等7种,产秦岭及黄河以南各省区。球花单性异株或同株;种子核果状,圆球形或长圆球形;
-
篦子三尖杉
拼音名:BìZǐSānJiānShā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种子和枝叶。药理作用:1.抗癌作用从篦子三尖杉中分离的三尖杉酯碱(即粗榧碱)制备的注射液1mg/kg/天腹腔注射,共8次,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42.3%。
-
三尖杉根
拼音名:SānJiānShān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三尖杉的根。雌球花由数对交叉对生各有2胚珠的苞片组成,生于小枝基部的苞片腋部,稀生枝顶。种子椭圆状卵形,长约2.5cm,假种皮熟时紫色或红紫色,先端有小尖头,花期4月,种子8-10月成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我国特有树种,生于针、阔叶树混交林中。性味:苦;
-
土香榧
《中医大辞典》·土香榧:土香榧为中药名,出自《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每雄球花基部有1苞片,雄蕊4~8粒着生于种柄顶端,多为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约2.5厘米。治疗淋巴肉瘤、淋巴网状细胞瘤、原发性肝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等34例,特效(自觉症状消失,肿瘤基本消失)者1例,显效(标准同前)者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