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杧果核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M nɡGuǒH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果核,食用杧果后,收集果核,晒干。击碎后,内果皮纤维状,内表面平滑,淡黄色,木质化。其脂肪酸组成是:硬脂酸34%、油酸50%,以及棕榈酸、花生酸和少量肉豆蔻酸。性味:酸涩,平。附方:①治疝气及小儿食滞:杧果核、龙眼核、柚子核、桃核、黄皮核。
-
荷苞花
别名:又名赬桐花、合包花、真珠花、红龙船花、状元红。功能主治:治疝气,带下,痔疮。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花朵。7月花开时采收,晒干。苞片丝状,被短毛;花萼红色,5深裂,裂片长披针形;生境分布:分布我国南部。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无毒。②治血痔:荷苞花配天鹅蛋炖猪大肠服。
-
苞蔷薇根
《*辞典》:苞蔷薇根: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拼音名:BāoQi nɡWēiGēn别名:猴局根、金柿根(《闽东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苞片大,具柔毛,条裂状;功能主治:治疝气,遗精,脚气,下肢水肿,风湿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祛风活血,通经补肾。水煎或调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