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矾科
中文名山矾科拼音名shanfanke拉丁名Symplocaceae描述Symplocaceae山矾科,双子叶植物,只有山矾属Symplocos1属,25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80余种,参阅该属。中国植物志60(2):1所有属Symplocos......山矾属
-
华山矾
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枝叶·《中医大辞典》·华山矾:华山矾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性状:性状鉴别叶片多皱缩破碎.绿色或黄绿色,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7cm,宽2-5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小锯齿,上面有短柔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侧脉每边4-7条。止血生肌。疮疡肿毒,创伤出血;
-
泡花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泡花子:拼音名:P oHuāZǐ别名:苦山矾、花香木来源:山矾科黄牛奶树Symplocoslaurina(Retz.)Wall.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4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小的锯齿;苞片和小苞片外面均被柔毛,边缘有腺点,苞片阔卵形,长约2mm,小苞片长约1mm;
-
土常山
炒黄或酒炙后可减轻恶心呕吐的副作用,毒性降低,既可单用浸酒或酒煎服以治疟疾,也可配伍以祛痰截疟。腊莲绣球和伞形绣球的根·土常山:《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名:TǔChánɡShān别名:腊莲、羊耳朵树、甜茶[叶]来源:为虎耳草科绣球属植物腊莲绣球HydrangeastrigosaRehd.,以根入药。2.胸腹胀满,擦皮肤癣癞。
-
山矾叶
急性中耳炎,取汁滴耳;原形态:山矾(《纲目》),又名:郑花(《山谷内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玚花(《纲目》),山桂花、三月桂、黑厚皮柴、黄仔叶柴、小元柴、田螺柴、十里香。单叶互生;"②《江西草药》:"清热利湿。(《衡山民间草药》)④治急性扁桃体炎、鹅口疮:鲜山矾叶适量,捣汁含漱。
-
白檀
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中医大辞典》·白檀:白檀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为《名医别录》记载的檀香之一种。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胃、肺经。功能主治:理气,散寒,和胃,止痛。4.5g,后下。药理作用:檀香萜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曾用作尿道消毒药,治疗白浊等症。生境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台湾、云南。
-
华山矾根
《中医大辞典》·华山矾根:华山矾根为中药名,出自《南宁市药物志》,即《南宁市药物志》记载的土常山的别名。1.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急性肾炎,疟疾,筋骨疼痛,热毒疮肿。②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华山矾根1两,毛冬青根1两,猪骨5钱,加水文火煎至约250毫升,每日1次温服(不宜冷服,以免引起恶心),10次为一疗程。
-
华山矾果
《*辞典》:华山矾果:出处:《广西中药志》拼音名:Hu ShānF nGuǒ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果实。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干燥后,研成粉末,治烂疮。摘录:《*辞典》
-
土白芷
概述:土白芷为中药名,出自《闽东本草》。为《闽东本草》记载的山矾根之别名。别名:土白芷来源及产地:山矾科植物山矾Symplocoscaudatawall.exA.DC.的根。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凉血。治风火头痛,黄疸,痢疾,关节疼痛,血崩。
-
毛柴子
概述:毛柴子为中药名,出自《江西草药》,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华山矾之别名。别名:华灰木、狗屎木、毛柴子、地黄木来源及产地:山矾科植物华山矾Symplocoschinensis(Lour.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生肌。1.治痢疾,泄泻。2.捣敷创伤出血,疮疡:研末调敷治烫伤。
-
地黄木
概述:地黄木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华山矾之别名。别名:华灰木、狗屎木、毛柴子、地黄木。来源及产地:山矾科植物华山矾Symplocoschinensis(Lour.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性味:苦,凉。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湿,止血生肌。1.治痢疾,泄泻。2.捣敷创伤出血,疮疡:研末调敷治烫伤。
-
华灰木
概述:华灰木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广西中药志》记载的华山矾之别名。别名:华灰木、狗屎木、毛柴子、地黄木。来源及产地:山矾科植物华山矾Symplocoschinensis(Lour.性味:苦,凉。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利湿,止血生肌。1.治痢疾,泄泻。2.捣敷创伤出血,疮疡:研末调敷治烫伤。
-
山矾根
别名:土白芷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Symplocoscaudatawall.exA.DC.的根。性味:苦、辛,平。①《衡山民间草药》:"治腰痛,腰背闪挫或筋痛。"②《闽东本草》:"凉血,退热,止咳,下气,清火,明目,散热,除湿,解郁,祛风。治风火头痛,心烦发热,黄疸,口渴,血崩,舌疮,心痛,久痢。附方:①治黄疸:㈠山矾根一至二两。
-
山矾花
《*辞典》:山矾花:出处:《江西草药》拼音名:ShānF nHuā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的花。性味:性平,味苦辛。功能主治:理气化痰。附方:治咳嗽、胸闷:山矾花三钱,陈皮二钱,菊花一钱。水煎当茶饮。摘录:《*辞典》
-
四川山矾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川山矾:来源:山矾科四川山矾SymplocossetchuensisBrand,以根、茎、叶入药。生境分布:浙江、四川。功能主治:行水,定喘。咳嗽,喘逆:取叶1斤,水煎2次,浓缩至1000毫升,日服2次,每次25毫升,10天为一个疗程,连服3疗程。
-
小药木
拼音名:XiǎoYàoMù别名:佳崩、羊舌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老鼠矢的叶或根。叶片厚革质,叶面有光泽,叶背粉褐色,披针状椭圆形或狭长圆状椭圆形,长6-2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通常全缘,很少有细齿;苞片圆形,直径3-4mm,有缘毛;核果狭卵状柱形,长约1cm,先端宿萼裂片直立;
-
羊舌树
拼音名:YánɡShéShù别名:狗舌头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羊舌树的树皮。叶常簇生于小枝上端,互生;穗状花序基部通常分枝,长1-1.5cm,在花蕾时常呈团伞状;苞片阔卵形,长约2mm,被褐色短绒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600m的林间。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功能主治:清热解表。主感冒头痛;
-
山矾属
中文名山矾属拼音名shanfanshu拉丁名Symplocos中国植物志60(2):1描述SymplocosJacq.山矾属,山矾科,约25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约80余种,产江南各省,有些种类的木材可用。叶互生,单叶,无托叶;花冠5-10裂,通常分裂几达基部,一裂片覆瓦状排列;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5室;
-
白檀根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拼音名:B iT nGēn别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叶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核果斜卵状球形,蓝黑色,长约6毫米,顶端5萼齿宿存。果热期7月。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间。功能主治:《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散风解毒,并治腹内瘤肿。
-
刀灰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刀灰树:别名:光叶山矾、滑叶常山来源:山矾科刀灰树SymplocoslancifoliaSieb.etZuc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和肝健脾,止血生肌。主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疳积,眼结膜炎。
-
栗寄生
出处:栗寄生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树上有之。"从描述及附图观之,其原植物与今桑寄生科植物栗寄生相符。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1700(-25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壳斗科栎属、柯属或山茶科、樟科、桃金娘科、山矾科、木犀科等植物上。性味:苦;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
-
密花山矾
拼音名:MìHuāShānF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密花山矾的根。中脉和侧脉在叶面均凹下,侧脉每边5-10条,与中脉交成40°-45°角,在近叶缘处向上弯拱近环结。苞片和小苞片均被褐色柔毛,边缘有4-5枚长圆形、透明的腺点;花冠白色,长5-6mm,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椭圆形;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
-
山矾
拼音名:ShānF n别名:尾叶山矾来源:山矾科山矾SymplocoscaudataWall.,以根、花、叶入药。生境分布:江西、浙江。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主治黄疸,咳嗽,关节炎。外用治急性扁桃体炎,鹅口疮。5钱,花2~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