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蓼
蓼科植物金线草或短毛金线草的全草·山蓼:山蓼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性味:辛,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①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用法用量:煎服:9~块根名海根,又名铁箍散、蓼子七、铁拳头。
-
酸浆菜
《*辞典》:酸浆菜: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SuānJiānɡC i别名:山蓼来源:为蓼科植物肾叶山蓼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叶常簇生基部,具长柄;茎上的叶常退化,仅存膜质托叶鞘,有时有1~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地区的山坡或山谷。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肝气不舒,肝炎,坏血病。
-
毛蓼
《中医大辞典》·毛蓼:毛蓼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贵州民间草药》记载的金线草之别名。别名:毛蓼、山蓼、野蓼、一串红、人字草来源及产地:蓼科植物金线草Antenoronfiliforme(Thunb.)RobertyetVautier或短毛金线草A.neofiliforme(Nakai)Hara的全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
-
棉团铁线莲
拼音名:Mi nTu nTiěXi nLi n英文名:SixpetalClematisRoot别名:山蓼、棉花团、山辣椒秧、黑薇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棉团铁线莲ClematishexapetalaPall.的根和根茎。羽状复叶对生,中部及下部的小叶常羽状全裂,小叶或全裂片革质,通常条形。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通常具3朵花,苞片条状披针形,花梗有伸展的柔毛;
-
白辣蓼
拼音名:BáiLàLiǎo别名:蓼子草、马蓼、假长尾叶蓼、假长尾蓼、山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长鬃蓼的全草。叶片披针形,稀广披针形,长3-5(-8)cm,宽1-1.5(-2.5)cm,先端渐狭,钝头,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边缘及背面中脉有伏生小刺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草地上。性味:辛;大肠经功能主治:解毒;无名肿毒;
-
一串红
一串红,药名,为金线草之别名。见《草药手册》。又名毛蓼、山蓼、野蓼、一串红、人字草。辛,苦,凉,有小毒。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①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块根名海根,又名铁箍散、蓼子七、铁拳头。治痈疽肿毒,蛇、犬咬伤,煎服并外敷。
-
金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线草:拼音名:JīnXi nCǎo别名:毛蓼、山蓼、一串红、铁拳头、红花铁菱角、蓼子七、鸡心七、九龙盘来源:蓼科金线草属植物金线草Antenoronfiliforme(Thunb.)RobertyetVautier,以根或全草入药。托叶鞘疏生短糙伏毛或近于无毛。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祛风止痛,健脾燥湿,散瘀消肿。
-
山蓼属
中文名山蓼属拼音名shanliaoshu拉丁名Oxyria中国植物志25(1):144属下物种山蓼、中华山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