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刺
拼音名:KǔC 别名:苦刺花、狼牙刺、铁马胡烧来源: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Hance,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肿,衄血,血尿,便血。果:理气消积。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5钱,水煎或研粉冲服。
-
茄属
中文名茄属拼音名qieshu拉丁名Solanum中国植物志67(1):64描述SolanumL.茄属,茄科,1500-20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39种,各省均产之,其中如茄S.melongenaL.和马铃薯S.tuberosumL.为很重要的食用作物;叶互生,单叶或复叶;萼4-5(-10),很少在果时增大,但不包被果实,齿裂;
-
白刺花
《*辞典》:白刺花: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B iC Huā别名:白花刺(《贵州草药》),苦刺花(《文山中草药》)。夏季采收。单数羽状复叶互生;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草坡。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清热,凉血,解毒。治鼻血,便血。②《文山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治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
-
三加
拼音名:SānJiā别名:白簕、白簕花、白簕根、白刺根、三叶五加、刺三加、刺三甲、苦刺根、簕钩菜来源: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三加Acanthopanantrifoliatus(L.秋季开黄绿色小花,伞形花序集成顶生总状花序或复伞形花序,小梗长短不齐;用法用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西南槐树
拼音名:XīN nHu iSh 别名:乌豆根、山豆根、红花苦刺、蛇黄豆来源:豆科西南槐树SophoramaireiPamp.,以根、茎入药。生境分布: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根:清热除湿,活血化瘀。劳伤:根1两,泡酒服。水泻:根5分,磨水服。茎:截疟。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雪人参
《*辞典》:雪人参: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拼音名:XuěR nShēn别名:铁刷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血人参(《贵州植药调查》),山红花、红苦刺(《云南中草药》)。51枚,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5毫米,密生细毛;②《负州民间药物》:滋阴、补肾,调经,活血。治崩漏,跌打,风湿,肝硬化,疳积,痢疾。
-
茸毛木蓝
拼音名:R nɡM oM L n别名:山红花、血人参、红苦刺来源:豆科茸毛木蓝IndigoferastachyoidesL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贵州。性味:微苦、涩,温。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舒筋活络,滋阴补肾,补气摄血。主治崩漏,跌打风湿,肝硬化,疳积,痢疾;1两,水煎或配伍用治溃疡日久气血两虚,用本品2两炖猪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