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本科
叶片扁平,线形、披针形或狭披针形(箨鞘顶端的叶片称箨叶),脉平行,除少数种类外,脉间无横脉;花序常由小穗排成穗状、总状、指状、圆锥状等型式;花两性、单性或中性,常通小,为外稃和内稃包被着,颖和外稃基部质地坚厚部分称基盘,外稃与内稃中有2或3(很少有6或无)小薄片(即花被),称鳞被或浆片;
-
花生丛簇病毒属
病毒RNA的3`端含有类似tRNA的结构。花生丛簇病毒RNA编码3个蛋白,分别为131kDa蛋白,191kDa的P1蛋白超读产物,这两个蛋白含有含有解旋酶和聚合酶基序单元,靠3`端编码15kDa的功能未知蛋白,通过亚基因组翻译;寄主范围较宽,可侵染番杏科、苋科、藜科、葫芦科、禾本科、玄参科和茄科的一些植物。
-
菰米
《*辞典》:菰米: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GūMǐ别名:雁膳(《管子》),菰粱(《楚辞》),安胡(《七发》),蒋实(《楚辞》王逸注),茭米(孙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图经》),雕菰(《纲目》),茭白子(《江苏植药志》)。生境分布:产江苏等地。性味:①《本草拾遗》:性冷。
-
菰根
《*辞典》:菰根: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GūGēn别名:苽封(《淮南子》),菰蒋根(《补缺肘后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的根茎及根。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治消渴,汤火伤。①《养生要集》:除胸中烦,解酒,消食。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广济方》)③治暑热腹痛:鲜菰根二至二两。
-
燕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燕麦草:拼音名:Y nM iCǎo别名:野燕麦来源:禾本科燕麦属植物野燕麦AvenafatuaL.以全草入药。用于吐血,血崩,白带,便血,自汗,盗汗。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mm。2.光稃野燕麦本种形态与野燕麦基本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外稃光滑无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野燕麦生于荒芜田野。
-
小画眉草
《*辞典》:小画眉草: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拼音名:XiǎoHu M iCǎo别名:蚊蚊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禾本科》),星星草(《宁夏中草药手册》)。鲜用或晒干。5毫米,上面粗糙,下面主脉及边缘具腺体;生境分布:生于荒芜田野、草地及路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利尿。治角膜炎,结膜炎,尿路感染,脓疱疮。
-
青稞
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别名叫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是藏族人民喜爱的粮食。《*辞典》:青稞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QīnɡKē别名青稞麦(《齐民要术》),油麦(《山西志》),莜麦(《植物名实图考》)。颖果长约8毫米,与内外稃分离。"功能主治《纲目拾遗》:"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泄。
-
雀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雀麦:拼音名:Qu M i来源:禾本科雀麦BromusjaponicusThun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长江、黄河流域各地。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长17-34mm(包括芒),有7-14朵花;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具刺毛;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汗;附方:治汗出不止:燕麦全草一两,水煎服,或加米糠五钱。
-
莠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莠狗尾草:拼音名:YǒuGǒuWěiCǎo别名:狗尾草来源:禾本科莠狗尾草Setariageniculata(Lam.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主治急性结膜炎,阳黄,痈疔。外用全草捣烂敷患处。叶鞘压扁具脊,近基部常具枯萎纤维的老叶鞘,鞘背无尾;性凉归经: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水煎服,一日一剂。
-
显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显子草:拼音名:XiǎnZǐCǎo别名:岩高粱、乌珠茅来源:禾本科显子草PhaenospermaglobosaMunroexBenth.,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补虚,健脾,活血,调经。主治经闭,病后体虚。小穗长4-4.5mm,倒生者具长约1mm之短柄;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1800m的山坡林下、山谷溪旁及路边草丛。
-
小穗
小穗spikelet,spicule为禾本科、莎草科的花序基本组成部分。由一至二花或数至多花组成。内、外稃各相当于花序的苞叶和花的小苞,但完全加入花的部分,通常也伴有果实。小穗的形态是属的分类依据。唯毒麦属(Lolium)着生于与其他属呈直交的方向,各稃背腹面对花序的中轴。
-
草原
草原指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且地面约50%以上为植物所覆盖者。大部分是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狭义的草原多半是指禾本科草原和阔叶草原。草原植物的现存量虽随环境条件而变化,但其生产量估计值与森林差不多。布劳科曼(H·Brockmann-Jerosch)和鲁贝尔(E·Rubel)把草原分为干草原等草原群系的分类方法虽已比较普及。
-
稀树干草原群落
多半为粘土质的冲积土壤,旱季严重干燥。椰子类多是零散地生长在干草原中。湿生稀树干草原群落,是由高约1.5—3米的禾本科植物组成,并与阔叶高茎植物、一年生藤本植物等混交。在下层,则生长着高约1米以下的草本植物,长势较劣。有刺稀树干草原群落,干旱期达8—10个月,在降水量200—700毫米的不稳定地区常可见到。
-
甘蔗皮
《中医大辞典》·甘蔗皮:甘蔗皮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甘蔗SaccharumsinensisRoxb.的茎皮。秃疮、坐板疮,烧存性香油调敷。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疳,秃疮,坐板疮。(《简便单方》)②治鬎疬初起:紫甘蔗皮烧存性,香油调搽。(《周益生家宝方》)摘录:《*辞典》
-
灰飞虱
属同翅日,飞虱科。寄主较广泛,除水稻外,还有麦类以及看麦娘、游草、稗等禾本科杂草。雄虫小盾片全为黑色;卵粒成簇或成双行排列,卵帽稍露出产卵痕,像一粒粒鱼籽状。5龄若虫体灰黄至黄褐色,腹部背面有灰色云斑。灰飞虱食性较广,抗寒力强,其越冬情况与褐飞虱、白背飞虱有所不同。长翅型成虫具趋光性和趋嫩绿习性。
-
竹卷心
《*辞典》:竹卷心: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Zh JuǎnXīn别名:竹针(《生草药性备要》),竹心(《本草再新》)。清晨采摘。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竹茹条。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火伤,烧存性油调搽。②《本草再新》: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消暑利湿,止渴生津。
-
棕叶狗尾草
别名:涩船草来源:禾本科棕叶狗尾草Setariapalmifolia(Koen)Stapf,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浙江、华南、西南。功能主治:主治脱肛、子宫下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棕叶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棕叶芦:拼音名:ZōnɡY L 别名:扫地草、棕叶草来源:禾本科棕叶芦Thysanolaenamaxima(Roxb.)O.kuntze,以根、笋入药。生境分布:华南至西南。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主治疟疾。3斤,切细水煎服,每日1剂。注意:孕妇忌服。
-
表皮细胞
(1)植物表皮细胞的外观 廓,有的呈多角形〔例如伏地卷柏(Selaginellanipponica)、苏铁(Cycasrevoluca)、万年青(Rhodeajaponica)、葡萄(Vitisrinifera)等〕;有的呈波浪形〔例如景天科(Crassulace-ae)、茄科(Solanaceae)、禾本科(Gramin-eae)〕;但在蕨类和水生植物中则含有叶绿体。
-
外稃
外稃是属于禾本科植物花的一部分。本质上和颖片是一样的,并在同一花轴上产生。花是在茎的顶端形成,在茎上的序列与内稃不同,但水稻例外,内外稃各具有作为主脉的一条脉,着生于同一枝的同一序列上,形状几乎是相同的。小穗的外部形状几乎就是外稃的外部形状。
-
痕迹器官
痕迹器官是指在生物体上有一些已经失去功能但仍然残存着的器官。如生活在海中的鲸的后肢已经完全退化,但在体内还有腰带骨、股骨和胫骨等后肢骨的遗迹。与此对比,家兔的盲肠连同蚓突长达半米,相当于一个大的发酵口袋,兔吃进去的草料中的纤维素就是依靠盲肠内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分解。
-
稷
5毫米,第一颖微小,第一小花不育,第二小花两性,成熟后稃体坚韧革质,边缘紧扣同质的内稃(见图稷的植株、花序和小穗)。稷属为黍亚科中一大属,约有400种,起源于赤道热带潮湿生境中。3个月,因此适于生长在夏季温高多雨的北方地区,分布可达北纬50度。根据穗形的疏密、谷粒色泽变化、籽实大小分为许多变种和品种。
-
银须草属
中文名银须草属拼音名yinxucaoshu拉丁名Aira中国植物志09(3):124描述AiraL.银须草属,禾本科,约9种,分布于南欧,我国引入栽培的有A.capillarisHost1种,供观赏用。小穗有2小花,脱节于颖之上;外稃硬,背圆形,先端有细长的齿2,基盘具短束毛;芒纤细,扭转,曲膝状,位于外稃背面中部以下,有时第一外稃无芒。
-
毛颖草属
中文名毛颖草属拼音名maoyingcaoshu拉丁名Alloteropsis中国植物志10(1):300描述AlloteropsisC.Presl毛颖草属,禾本科,5种,分布于东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有毛颖草A.semialata(R.Br.)Hitchc.和A.cimicina(Beauv.)Stapf2种,产我国中部至南部。一或多年生草本;小穗卵状披针形,背腹压扁,成对或不规则地簇生;
-
看麦娘属
中文名看麦娘属拼音名kanmainiangshu拉丁名Alopecurus中国植物志09(3):260描述AlopecrusL.看麦娘属,禾本科,约3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6种,其中分布最广的为看麦娘A.aequalisSobol,可为饲料。小穗强两侧压扁,有1小花,密聚,排成穗状花序式的圆锥花序;外稃5脉,钝头,边于基部连结,背面中部以下有芒;
-
悬竹属
中文名悬竹属拼音名xuanzhushu拉丁名Ampelocalamus中国植物志09(1):384描述AmpelocalamusS.L.Chen,T.H.WenetG.Y.Sheng悬竹属,禾本科,仅有射毛悬竹A.actinotrichus(Merr.etChun)S.L.Chen,T.H.WenetG.Y.Sheng1种,产广东海南岛。(参阅《植物分类学报》19:332,1981。)属下物种贵州悬竹、射毛悬竹
-
须芒草属
中文名须芒草属拼音名xumangcaoshu拉丁名Andropogon中国植物志10(2):184描述AndropogonL.须芒草属,禾本科,约100种,多产于温暖地区,我国有华须芒草A.chinensis(Nees)Merr.等2种,产南部。小穗成对,背向压扁或近线形,无柄的实性,有柄的中性或雄性,排成成对或指状的总状花序;属下物种华须芒草、西藏须芒草、须芒草
-
异颖草属
中文名异颖草属拼音名yiyingcaoshu拉丁名Anisachne中国植物志09(3):184描述AnisachneKeng异颖草属,禾本科,只有异颖草A.gracilisKeng1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多年生草本;小穗含1小花,脱节于颖之上;外稃长于颖,有不明显的5脉,无芒或有小尖头,基盘被柔毛,其毛长为稃体的三分之—;属下物种异颖草
-
黄花茅属
中文名黄花茅属拼音名huanghuamaoshu拉丁名Anthoxanthum中国植物志09(3):179描述AnthoxanthumL.黄花茅属,禾本科,14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黄花茅A.odorumL.,台湾黄花茅A.formosanumHonda等4种,供饲料用。一年生或多年生、芳香草本;不实性外稃2,具纤芒,2裂,长于其上的实性小花;内稃有微脉2条;
-
水蔗草属
中文名水蔗草属拼音名shuizhecaoshu拉丁名Apluda中国植物志10(2):167描述ApludaL.水蔗草属,禾本科,只有水蔗草A.muticaL.1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至大洋洲,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极常见,常攀附于灌木上或篱上。多年生、分枝、披散草本;总状花序退化成单节,有小穗3个,下承以佛焰苞片1枚,此等花序复结成圆锥花序;
-
金须茅属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国产种);圆锥花序顶生,紧缩或稍疏散;小穗常3个生于花序的细长分枝之顶,一无柄而结实,有芒,另二个有柄,无芒,中性或雄性,3者一起脱落;无柄小穗的基盘延长,有毛,锐尖,常刺入人畜的衣物上或身上借以传播。属下物种刺金须茅、金须茅、竹节草
-
单蕊草属
中文名单蕊草属拼音名danruicaoshu拉丁名Cinna中国植物志09(3):251描述CinnaL.单蕊草属,禾本科,约3种,分布北温带,我国有单蕊草C.latifolia(Trevir.)Griseb.1种,广东北,可为饲料。小穗有1小花,具柄,脱节于颖之下,排成开展的圆锥花序;小穗轴延伸于内稃外;外稃膜质,较颖为薄;属下物种单蕊草
-
隐子草属
中文名隐子草属拼音名yinzicaoshu拉丁名Cleistogenes中国植物志10(1):41描述CleistogenesKeng隐子草属,禾本科,15种以上,分布于南欧、中亚和北亚,我国有11种,产东部、西北部至东北部,尤以东北最多,均可为饲料。多年生草本;常有隐藏小穗;叶线状披针形;外稃3-5脉,2小齿裂,齿间常有凸尖或芒,稀全缘;
-
小丽草属
中文名小丽草属拼音名xiaolicaoshu拉丁名Coelachne中国植物志10(1):174描述CoelachneR.Br.小丽草属,禾本科,约5种,分布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我国有小丽草C.simpliciuscula(WightetArn.)MunroexBenth.1种,产西南部及南部。一年生矮小草本,喜生于湿地;雄蕊2-3枚;属下物种小丽草
-
薏苡属
中文名薏苡属拼音名yiyishu拉丁名Coix中国植物志10(2):289描述CoixL.薏苡属,禾本科,约10种,多产于热带亚洲,我国南北各省广布有薏C.lacrymajobiL.1种,下辖数个变种,其中一变种有栽培,子实名薏米,供食用或药用,其珐琅质的总苞极坚硬,可为念珠,供玩赏。小穗单性;外稃透明质。
-
莎禾属
中文名莎禾属拼音名shaheshu拉丁名Coleanthus中国植物志10(1):169描述ColeanthusSeidl.莎禾属,禾本科,只有莎禾C.subtilis(Tratt.)seidel1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我国见于东北和江西。小穗含1小花,排成圆锥花序;颖缺如,外稃透明膜质,顶生短芒;内稃宽,具二裂齿,其二脊突出成芒状小尖头并具微刺毛;属下物种莎禾
-
蒲苇属
中文名蒲苇属拼音名puweishu拉丁名Cortaderia中国植物志09(2):19描述CortaderiaStapf蒲苇属,禾本科,约10种,分布于南美,我国引入栽培有C.selloana(Schult.)Aschers.etGraebn.1种,供观赏用。高大、丛生草本,雌雄异株;圆锥花序大,羽毛状;小穗有数小花;小穗轴节间下部秃净,上部有毛;雌小穗的外稃被长毛。
-
旱麦草属
中文名旱麦草属拼音名hanmaicaoshu拉丁名Eremopyrum中国植物志09(3):116描述EremopyrumJaub.et.Spach旱麦草属,禾本科,7种,产欧亚温带地区,我国约有4种。有些学者把本属置于冰草属Agropyron内,但本属为一年生植物,穗轴具关节而逐节断落,颖的两侧在成熟时具硬角质的边缘,故亦易区别。属下物种东方旱麦草、旱麦草
-
鹧鸪草属
中文名鹧鸪草属拼音名zhegucaoshu拉丁名Eriachne中国植物志09(3):123描述EriachneR.Br.鹧鸪草属,禾本科,约2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我国只有鹧鸪草E.pallescensR.Br.1种,产南部。多年生、簇生草本,有开展或稠密的圆锥花序;小穗有2小花;外稃和内稃均被小粗毛,顶有芒(指鹧鸪草)或无,最后质地变坚韧。
-
蔗茅属
中文名蔗茅属拼音名zhemaoshu拉丁名Erianthus中国植物志10(2):45描述ErianthusMichx.蔗茅属,禾本科,约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我国有蔗茅E.rufipilus(Steud.)Griseb.等3种,产南部。粗壮、多年生草本;圆锥花序延长;小穗有1两性小花,2个生于总轴的每一节上,一无柄,一有柄,实性,每一个小穗的基部有束毛;
-
野黍属
中文名野黍属拼音名yeshushu拉丁名Eriochloa中国植物志10(1):275描述EriochloaKunth野黍属,禾本科,约25种,分布于热带与温带地区,我国约4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片平展或卷合;圆锥花序由数个总状花序组成;小穗背腹压扁,近无柄,单生或孪生,2列于总轴之一侧,脱落于颖之下,有2小花;属下物种高野黍、野黍
-
类蜀黍属
中文名类蜀黍属拼音名leishushushu拉丁名Euchlaena中国植物志10(2):286描述EuchlaenaSchrad.类蜀黍属,禾本科,2-3种,原产墨西哥和中美,其中类蜀黍E.mexicanaSchrad.我国台湾有分布。花单性同株;雌小穗有1小花(下有退化小花1朵)单生于一粗厚、有节、呈之字形的穗轴的穴窝内,第一颖硬,覆盖着穴窝;属下物种类蜀黍
-
千金子属
中文名千金子属拼音名qianjinzishu拉丁名Leptochloa中国植物志10(1):56描述LeptochloaBeauv.千金子属,禾本科,2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种,除东北、华北外均有分布,其中常见的为千金子L.chinensis(L.一年生、直立、簇生草本;外稃3脉,脉上有时被毛。属下物种虮子草、千金子
-
薄稃草属
中文名薄稃草属拼音名baofucaoshu拉丁名Leptoloma中国植物志10(1):303描述LeptolomaChase薄稃草属,禾本科,约4种,大都分布于美洲及大洋洲,我国有1种。多年生草本,有开展的圆锥花序;小穗有2小花,第一颖细小或不存在,第二颖有3脉,与不育外稃等长;发育外稃椭圆形,通常棕色,软骨质,边缘膜质,包着内稃。
-
细穗草属
中文名细穗草属拼音名xisuicaoshu拉丁名Lepturus中国植物志09(3):3描述LepturusR.Br.细穗草属,禾本科,约6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细穗草L.repensR.Br.1种,只见于台湾。矮小草本;第二颖覆盖着总轴的凹穴;外稃短于颖,透明质。属下物种细穗草
-
银穗草属
中文名银穗草属拼音名yinsuicaoshu拉丁名Leucopoa中国植物志09(2):227描述LeucopoaGriseb.银穗草属,禾本科,约5种,分布于东亚和中亚,我国有银穗草L.albida(Turcz.)V.Krecz.etBobrov1种,产内蒙、东北、河北等地,供饲料用。雌雄异株;雌小穗中有不育雄蕊;雄小穗中有不育雌蕊;外稃具贴生微毛。
-
赖草属
中文名赖草属拼音名laicaoshu拉丁名Leymus中国植物志09(3):15描述LeymusHochst.赖草属,禾本科,约30余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寒地带,多数种类产中亚和欧洲,我国有9种。多年生草本,有横走根茎;外稃披针形,先端渐尖,无芒或具小尖头;属下物种滨麦、大赖草、多枝赖草、宽穗赖草、赖草、毛穗赖草、天山赖草、羊草、窄颖赖草
-
扇穗茅属
中文名扇穗茅属拼音名shansuimaoshu拉丁名Littledalea中国植物志09(2):377描述LittledaleaHemsl.扇穗茅属,禾本科,3种,我国有扇穗茅L.racemosaKeng和藏扇穗茅2种及1变种,产西藏和四川。小穗具柄,有数小花,长甚于宽,脱节于颖之上,排成圆锥花序;外稃远长于内稃,先端钝,多脉,脉明显;
-
淡竹叶属
中文名淡竹叶属拼音名danzhuyeshu拉丁名Lophatherum中国植物志09(2):35描述LophatherumBrongn.淡竹叶属,禾本科,只有淡竹叶L.gracileBrongn.和华淡竹叶L.sinenseRendle2种,分布于东亚,我国均产之,前者入药,叶利小便,去烦热,根能催产,东南部盛产之。第一外稃近革质,远较颖为长,7-9脉,凸尖或有短芒。
-
类芦属
中文名类芦属拼音名leilushu拉丁名Neyraudia中国植物志09(2):22描述NeyraudiaHook.f.类芦属,禾本科,约3种,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有类芦N.reynaudiana(Kunth)KengexHitchc.和山类芦N.montanaKeng2种,喜生于草坡或石山上,可作围篱或燃料。多年生、高大草本;外稃狭,边有长毛,顶有2小齿,齿间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