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角枫科
中文名八角枫科拼音名bajiaofengke拉丁名Alangiaceae描述Alangiaceae八角枫科,双子叶植物,只有八角枫Alangium1属,参阅该属。中国植物志52(2):160所有属Alangium.......八角枫属
-
八角梧桐
概述:八角梧桐为中药名:1.八角枫的别名;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八角枫又名白金条、白龙须、八角梧桐。功能:祛风活络,散瘀镇痛。主治:治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麻木瘫痪,劳伤腰痛,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臭梧桐又名海州常山、八角梧桐、楸叶常山。性味归经:苦、甘,平。还含生物碱、内消旋肌醇等。
-
八角枫
拼音名:BāJiǎoFēnɡ别名:白金条[侧根名]、白龙须[须状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将军、割舌罗、五角枫、七角枫、野罗桐、花冠木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Alangiumchinense(Lour.核果卵形,长约1厘米,熟时黑色,顶端具宿存萼齿及花盘。治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麻木瘫痪,劳伤腰痛,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
-
八角枫属
中文名八角枫属拼音名bajiaofengshu拉丁名Alangium中国植物志52(2):160描述AlangiumLam.八角枫属,八角枫科,约30种,分布于非洲至日本和斐济群岛,我国有8种,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少数种可分布到河北省,其中最常见的为八角枫A.chinense(Lour.叶互生,单叶;雄蕊8—20或更多;子房下位,1—2室,每室有胚珠1颗;
-
白金条
概述:白金条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记载的八角枫之侧根。别名:白金条、白龙须、八角梧桐。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散瘀镇痛。主治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麻木瘫痪,劳伤腰痛,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化学成分:八角枫须根含消旋毒藜碱(dl-Anabasine)、喜树次碱(Venoterpine)。
-
割舌罗
拼音名:GēShéLuó别名:割舌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土坛树的根、叶。叶厚纸质或近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急尖而稍钝,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脉腋被丛毛,渐老时无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疏林中。主风湿痹痛;
-
白龙须
概述:白龙须为中药名,出自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记载的八角枫之须根的别名。别名:白金条、白龙须、八角梧桐。性味:辛、苦,微温,有毒(须根毒性较侧根大)。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散瘀镇痛。主治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麻木瘫痪,劳伤腰痛,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瓜木含水杨苷。
-
八角枫花
《*辞典》:八角枫花: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BāJiǎoFēnɡHuā别名:牛尾巴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花。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条。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治头风痛及胸腹胀满。研末,蒸鸡蛋服。
-
八角枫叶
《*辞典》:八角枫叶: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拼音名:BāJiǎoFēnɡY 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叶。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条。附方:①治乳结疼痛:八角枫叶数十张,抽去粗筋,捣烂敷中指(左乳痛敷右中指,右乳痛敷左中指)。(《贵阳民间药草》)②治刀伤出血:八角枫叶为细末,撒于伤口上。
-
毛八角枫
拼音名:MáoBāJiǎoFēnɡ别名:白龙须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毛八角枫的侧根、须根。叶柄长2.5-4cm,有黄褐色微绒毛;主脉3-5条,侧脉6-7对。花期5-6月,果期9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地低海拔的疏林中或路旁。性味:味辛;有毒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瘀止痛。注意:孕妇禁服。摘录:《中华本草》
-
五代同堂
鸡肾棱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阔叶八角枫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angiumfaberiOliv.Var.Pary-phyllumChunetHow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单叶互生;核果近卵圆形,长达1cm,细长时绿色,成熟时淡紫色,萼齿宿存。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以下的疏林中。性味:味辛;
-
五代同堂根
拼音名:WǔDàiTónɡTánɡ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阔叶八角枫的根。单叶互生;苞片三角形,早落;花期6月,果期9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以下的疏林中。性味:味辛;性温归经:肝;胃经功能主治:理气活血;祛风除湿。主膨胀胀痛;小儿疳积;风湿骨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
小花八角枫
拼音名:XiǎoHuāBāJiǎoFēnɡ别名:九牛造、伪八角枫、狭叶八角枫、三角枫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小花八角枫的根、叶。叶柄长1-1.5cm,稀达2.5cm,近圆柱形,疏生淡黄色粗伏毛;雄蕊5-6,和花瓣近等长,花丝微扁,下部和花瓣合生,先端宽扁,被长柔毛,余均无毛,花药基部有刺毛状硬毛;性味:味辛;
-
山茱萸目
山茱萸目(Cornales)包括山茱萸科(含珙桐科Nyssaceae、八角枫科Alangiaceae)、绣球科等3科。本目被认为是菊亚纲核心群的姐妹群,置于菊亚纲的基部。该科的系统位置存在争议,Engler和Hutchinson系统均置于荨麻目,Cronquist系统单立杜仲目,置于金缕梅亚纲,Takhtajan系统也立杜仲目,但置于山茱萸亚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