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中草药
《内蒙古中草药》为药书。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编。按其主治功能分为解表、清热、止咳、化痰等21类。每种药物按别名、蒙药名、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等项叙述。1972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出版。
-
芨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芨芨草:拼音名:JīJīCǎo别名:枳机草、席箕草来源:禾本科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Trin.)Nevski,以茎基部及花、根状茎入药。初生儿小便不利:芨芨花、车前草、小麦穗杆(去麦粒),各1钱,水煎服。颖膜质,披针形,顶端尖或锐尖,第1颖长4-5mm,具1脉,第2颖。性味:甘;治尿路感染,尿闭。
-
鹿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角草:拼音名:L JiǎoCǎo别名:小号一包针、落地柏来源:菊科香刺属植物鹿角草GlossogynetenuifoliaCass.的全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祛瘀活血。性味:味微苦;带状疱疹;⑤治毒蛇咬伤:小花鬼针草三两,水煎服,外用小花鬼针草、犁头草各二两,捣敷伤处。治痈疽疖肿,小便赤涩。
-
桂竹糖芥
单叶互生;化学成份:全草含葡萄糖糖芥甙、黄麻属甙A、木糖糖芥甙、木糖糖芥醇甙、糖芥卡诺醇甙等强心甙。药理作用:①强心作用东北产桂竹糖芥乙醇提取液,对蛙,兔以及猫心电图的实验证明,具有强心甙样作用,作用出现快,无明显蓄积性(小鼠),性质与毒毛旋花子甙K相似。功能主治:强心利尿,健脾和胃,消食。
-
红葵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H nɡKu 别名:野枸杞(《内蒙古中草药》),野茄子、野辣子、药人豆(《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夏、秋割取全草,洗净切段。生境分布:生于路旁、水边、田野、沟旁、渠边。性味:味苦,性寒,有小毒。治咽喉肿痛,目昏目赤,皮肤瘙痒。③治皮肤瘙痒:红葵二两,水煎熏洗。
-
红门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门兰:拼音名:H nɡM nL n别名:宽叶红门兰来源:兰科红门兰OrchislatifoliaL.(L.salinaTurcz.),以全草入药。红门兰、盘龙参、黄精、何首乌各3钱,水煎服。小苞片披针形;健脾益胃。各家论述:《内蒙古中草药》:强心,补肾,生津,止渴,健脾胃,治烦躁口渴,不思饮食,阴液不足,月经不调。
-
花荵
《*辞典》:花荵: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HuāRěn别名:电灯花(《内蒙古中草药》),灯音花儿(蒙名)。来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的根茎及根。蒴果圆形。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咳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附方:①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花荵、大小蓟炭各三钱,水煎服。
-
鸡翎草
《*辞典》:鸡翎草: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JīL nɡCǎo别名:长肉芽草、狐尾藻棘豆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叶棘豆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干燥山地、草原、丘陵地、干河沟、砂质地或砂丘上。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祛风湿,止血,治流感,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创伤,瘀血肿胀,各种出血。或煎汤,2~
-
金老梅花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凉。功能主治:治消化不良,浮肿,赤白带,乳腺炎。①《内蒙古中草药》:健脾化湿。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赤白带下。附方:治各种浮肿:金老梅花(炒炭),鹿角、芒硝、细叶铁线莲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日二次。每次五分,温开水送服。
-
卡密
《中医大辞典》·卡密:卡密为中药名,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辞典》·卡密: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拼音名:KǎMì别名:西伯利亚白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酸胖、哈莫儿(《内蒙古中草药》)。②治月经不调,虚寒腰痛:卡密一两,益母草五钱,石榴五钱,肉桂、红花各三钱。
-
苦葵鸦葱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拼音名:KǔKu YāCōnɡ别名:又枝鸦葱、女苦奶(《内蒙古中草药》),羊奶及及、散枝鸦葱(《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分枝鸦葱的全草、根。地上部有多年残余叶柄的基部;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功能主治:治疔肿,瘊子。治疔毒恶疮,近有试用于治疗胃癌,甲状腺癌。
-
莨菪根
《*辞典》:莨菪根:出处:《纲目》拼音名:L nɡD nɡGēn来源: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秋季拔嫩全株,切下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份:根中生物碱多于叶,除含天仙子胺和东莨菪碱外,尚合去水阿托品,托品碱和四甲基二氨基丁烷。4小时后发生下述中毒症状:㈠颜面潮红,瞳孔散大,腺体分泌减少;②《本经逢原》:苦辛,有毒。
-
莨菪叶
《*辞典》:莨菪叶:出处:《科学的民间药草》拼音名:L nɡD nɡY 别名:铃铛草(《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麻性草(《湖南药物志》)。另含一种苦甙名天仙子苦甙。性味:《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苦,寒,有大毒。治胃痛,齿痛,气管炎咳喘。④《内蒙古中草药》:镇痛,解痉,止泻,治气管炎,咳嗽,气喘。
-
莲座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座蓟:拼音名:Li nZu J 别名:食用蓟来源:菊科莲座蓟Cirsiumesculentum(Sievers)C.A.Mey.,以全草入药。基生叶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2-20cm,宽3-6cm,先端钝,有刺,基部渐狭成有翅的柄,羽状深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钝头,边缘钝齿和针刺,两面有弯曲的毛,下面沿脉较密。性味:味甘;主肺脓肿;
-
柳穿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穿鱼:拼音名:LiǔChuānY 来源:玄参科柳穿鱼属植物柳穿鱼LinariavulgarisMill.,以地上全草入药。花冠黄色,除距外长1.5-1.8cm,距长1-1.5cm,下唇在喉部向上隆起,檐部呈假面状,喉部密被毛;药理作用:10%浸剂注射于小鼠皮下或腹腔(2.5-6g/kg)能抑制其活动,并延长圜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
-
驴打滚儿草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LǘD Gǔn rCǎo别名:还阳参来源:为菊科植物屠还阳参的全草。基生叶簇生,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4~外用:熬膏涂敷。附方:①治慢性气管炎:还阳参二斤,地龙三两(研粉),大枣一斤,黑豆一斤(用童便二碗浸透,晒干研粉),将还阳参与大枣用砂锅煮烂,至水尽为度,取枣肉晒干研粉。
-
梅花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梅花草:拼音名:M iHuāCǎo来源: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梅花草ParnassiapalustrisL.的全草。基生叶丛生;全草含黄酮类成分芸香甙(rutin),金丝桃甙(hyperin)及山柰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的衍生物。附方:治黄疸型肝炎:梅花草五钱,小白蒿、秦艽、黄柏、红花各二钱,五灵脂、广木香各一钱。
-
蒙古山萝卜
《*辞典》:蒙古山萝卜: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MěnɡGǔShānLu Bo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蒙古山萝卜的花。总苞片线形;附方:①治肺热咳嗽,气喘:蒙古山萝卜花五钱,甘草四钱,草河车三钱,远志二钱,莲座蓟一钱。②治肝胆湿热,目赤,黄疸:红花五钱,石膏三钱,蒙古山萝卜、木通、地丁、诃子各二钱,麻黄三钱。
-
柠鸡儿果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N nɡJī rGuǒ来源:为豆科植物小叶锦鸡儿的果实。花冠黄色,旗瓣近圆形,龙骨瓣的耳不明显。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岸边草地、沙丘与干燥坡地。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附方:治咽喉肿痛:小叶锦鸡儿果、当药、蒲公英各等分。备注:本植物的全草(柠条)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
牛含水
玄参科植物野胡麻的全草·牛含水:牛含水为中药名,出自《甘肃卫生通讯》1972,(3):35。果期采收,晒干。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功能主治:治老年慢性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腺炎,尿道感染,荨麻疹,皮肤瘙痒。《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清热解毒,散风止痒。
-
泡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泡囊草:拼音名:P oN nɡCǎo来源:茄科泡囊草Physochlainaphysalioides(L.全草:清热解毒,祛湿杀虫。主治中耳炎,鼻窦炎,咽喉肿痛,疮痈肿痛,头痛。叶柄长2-6cm,被长柔毛,茎下部叶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卵形、阔卵形或三角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通常阔楔形,而沿叶柄下延,全缘或微波状。
-
软蒺藜
《*辞典》:软蒺藜:出处:《山东中草药手册》拼音名:RuǎnJ L 别名:白蒺藜(《山东中草药手册》),碱灰菜、麻落粒(《内蒙古中草药》),大灰条、灰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叶互生,菱状卵形,长3~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清肝,明目。附方:①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软蒺藜、草决明、青葙子、菊花,水煎服。
-
沙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棘豆:拼音名:ShāJ D u别名:砂珍棘豆、泡泡草来源:豆科沙棘豆OxytropispsammocharisHance,以全草入药。小叶片线形、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长3-10mm,宽1-2m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常内卷。苞片线形;性状:性状鉴别皱缩成团,被灰白色长柔毛。性味:淡;胃经功能主治:消食健脾。
-
沙漏芦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拼音名:ShāL uL 别名:砂蓝刺头(《内蒙古中草药》),刺甲盖、恶背火草、刺头、火绒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1.5厘米,锐尖,基部抱茎,边缘有白色的针刺状牙齿,针刺长达5毫米,两面谈绿色。性味:咸苦,寒。②治乳汁不下,乳房胀痛:砂蓝刺头、瓜蒌、蒲公英、土贝母各三钱。
-
酸不溜
《*辞典》:酸不溜: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SuānB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叶互生,线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15厘米,宽3厘米,全缘,有微毛;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沙丘、沟谷、丘陵坡地;性味:酸苦,凉。治大小肠积热,瘿瘤,热泻腹痛。
-
岩败酱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败酱:拼音名:Y nB iJi nɡ来源:败酱科岩败酱PatriniarupestrisJu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华北。密花聚伞花序顶生,3-7枝在枝端排成伞房状,宽4-15cm,轴、梗均被粗白毛和腺毛;花冠黄色,漏斗状,径3-5mm,基部成短细筒,筒基部一侧有偏突,上部5裂,裂片近圆形;子房下位,圆柱状。
-
山苏子
概述:山苏子为中药名,出自《内蒙古中草药》。别名:山苏子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糙苏PhlomisumbrosaTurcz.的根或全草。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活络。腰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药理作用:体外试验对流感病毒、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奈氏球菌等具有一定的灭活和抑制作用。所含黄酮类具有祛痰和镇咳作用。
-
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獐牙菜:拼音名:ZhānɡY C i别名:瘤毛獐牙菜、当药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花当药SwertiapseudochinensisHara,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5钱,水煎服;子房披针形,无柄,长约8mm,花柱短,柱头小,2裂。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摘录:《中华本草》
-
阿尔泰紫菀
概述:阿尔泰狗娃花阿尔泰狗娃花阿尔泰狗娃花阿尔泰紫菀为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altaicus(Willd.)Novopokr.[AsteraltaicusWilld]的根、花或全草。叶互生,排列稠密,线状倒披针形或线形,全缘;总苞半球形,径0.8-1.8cm,总苞片2-3层,近等长或外层稍短,长圆状披针形或条形,草质,被毛,常有腺,边缘膜质;
-
打水水花
概述:打水水花为中药名,出自《内蒙古中草药》,为桂竹糖芥的别名。来源及产地:十字花科植物小花糖芥ErysimumcheiranthoidesL.的全草。性味归经:辛、微苦,寒,有小毒。入脾、胃、心经。主治心力衰竭,心悸,脾胃不和,消化不食。种子还含K-毒毛旋花子次苷-β、糖芥苷等强心苷。木糖糖芥和黄麻属苷A是重要的有效成分。
-
篦齿蒿
出处: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BìChǐHāo英文名:PectinateNeopallasiaherb别名:恶臭蒿、粘蒿、籽蒿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栉叶蒿的地上部分。中内的两性花9-16个,有4-8个着生于圆锥状花序托的下部,能育,其余的生托顶,不育,全部两性花冠5齿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漠、河谷砾石地或山坡荒地。
-
扁蕾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蕾:拼音名:BiǎnLěi别名:沼生扁蕾来源:龙胆科扁蕾属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paludosa(Munro)Ma[Gentianellapaludosa(Munro)H.Smith],以全草入药。茎生叶3-10对,无柄,狭披针形至线形,长1.5-8cm,宽3-9mm,先端渐尖,基部钝。头痛目赤;每日二次,每次八分至一钱,薄荷汤送下。
-
糙苏
《全国中草药汇编》:糙苏:拼音名:CāoSū别名:大叶糙苏、山苏子[内蒙古]、续断[宁夏]、山芝麻来源:唇形科糙苏属植物糙苏PhlomisumbrosaTurcz.,以地上全草或根入药。叶片圆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2-12cm,宽2.5-12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被疏柔毛及星状柔毛。性味:味辛;跌打损伤;
-
齿叶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齿叶草:拼音名:ChǐY Cǎo别名:疗齿草来源:玄参科齿叶草属植物齿叶草Odontitesserotina(Lam.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痛。叶片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4。药理作用:全草所含桃叶珊瑚甙对小鼠有泻下作用,服后6h起效,ED50为0.39g/kg[1],并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2]。小毒功能主治:清热泻火;
-
黑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沙蒿:拼音名:HēiShāHāo别名:油蒿来源:菊科黑沙蒿ArtemisiaordosicaKrasch.,以全草、根、花蕾、种子入药。疮疖痈肿:将叶捣烂外敷,具拔脓作用。解毒消肿。(《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二、黑沙蒿茎叶、老鹳草各五钱,马先蒿三钱。(《内蒙古中草药》)②治感冒头痛:黑沙蒿花蕾三钱,水煎服。
-
黑沙蒿根
《*辞典》:黑沙蒿根: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HēiShāHāoGēn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根。功能主治:《内蒙古中草药》:止血。治鼻衄,吐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附方:治鼻出血:鲜黑沙蒿根,去外皮,折断用鼻嗅之(如嗅之过久,能引起鼻腔肿胀)。(《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摘录:《*辞典》
-
黑沙蒿子
《*辞典》:黑沙蒿子: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HēiShāHāoZǐ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种子。功能主治:利尿。治小便不利。附方:治尿闭:黑沙蒿子五钱。水煎,冲红糖三至五钱,温服。摘录:《*辞典》
-
苦甘草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KǔGānCǎo别名:苦豆根(《内蒙古中草药》)。生境分布:产内蒙古。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一般切成长约15~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湿疹,牙痛,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②治湿疹,皮肤瘙痒:苦豆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熏洗患处。
-
苦荞头
化学成份:各部分都含芸香甙等黄酮成分,是黄酮类的丰富来源。功能主治:治胃痛,消化不良,痢疾,劳伤,腰腿痛。②《内蒙古中草药》:除湿止痛,解毒消肿,健胃。浸酒或研末。(《贵阳民间药草》)③治腰腿疼痛:野荞麦根茎五钱,水煎服,并煎汤熏洗。(《贵阳民间药草》)⑤治小儿疳积:苦荞头、鸡屎藤、臭牡丹各四两。
-
琉璃草果实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Li L CǎoGuǒSh 别名:大粘染子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果实。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收敛止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附方:治小儿腹泻:琉璃草果实七粒,焙黄研末,开水或米汤送服;或琉璃草果实一钱,水煎服。
-
牛羊草结
《*辞典》:牛羊草结: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Ni Y nɡCǎoJi 别名:草结、羊胲子(《内蒙古中草药》),西格格(蒙名)。②治吐酸,胃溃疡,止心胃痛。附方:①治反胃呕吐:牛羊草结一斤,枣肉半斤,平胃散(陈皮、厚朴、苍术、甘草)五两。(《内蒙古中草药》)②治晕车、晕船呕吐:牛羊草结为末,每次冲服一钱。
-
沙前胡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拼音名:ShāQi nH 别名:刚前胡、牛叫磨(《内蒙古中草药》),赛防风、假防风、野茴香(《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照日古达苏(蒙名)。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根。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祛痰,镇咳。治感冒发热头痛,肺炎,气管炎,咳喘胸闷,扁桃体炎,淋巴结核。
-
沙旋复花
《*辞典》:沙旋复花: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拼音名:ShāXu nF Huā别名:绞蛆爬(《内蒙古中草药》),秃女子草、黄喇嘛、黄花蒿、蓼子朴(《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阿拉坦-都拉苏(蒙名)。夏、秋采花,开花前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叶互生,微肉质,线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5~
-
岩蒿
《*辞典》:岩蒿: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Y nHāo别名:乌拉-音-沙巴嗄(蒙名)。夏、秋采挖,去净泥土,熬膏或晒干制炭。根粗壮,木质化。头状花序排成圆锥状,总苞钟形,直径3~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石质山坡或岩石裂缝。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排脓。附方:治偏头痛,咽喉肿痛:白附子、葶苈子、岩蒿膏各等分。
-
野苜蓿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苜蓿:别名:蛇蜕草来源:豆科野苜蓿Melilotusindicus(L.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黄花苜蓿的全草。小叶倒披针形,条状倒披针形,稀倒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cm,宽3-5mm,先端圆钝或微凹,具小刺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锯齿,下部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被长柔毛。膀胱经功能主治:健脾补虚;
-
紫筒草根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拼音名:ZǐTǒnɡCǎoGēn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毛草条。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血,止咳。治吐血,肺热咳嗽,感冒。附方:治咳血吐血:紫筒草根三钱,土三七五钱,仙鹤草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