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石龙胆
《*辞典》:石龙胆: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Sh L nɡDǎn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岩龙胆(《种子植物名称》),鬼点灯、六月绿花草、绿花草(《四川中药志》),米布带(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春末夏初采取巳开花的全草,晒干或鲜用。治肠痈,疔疮,痈肿,瘰疬,目赤肿痛。
-
薏苡附子败酱散
别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摘录:《金匮要略》卷中《金匮》卷中:方名:薏苡附子败酱散别名:附子汤、薏苡附子散、败酱散、薏苡败酱汤组成:薏苡仁10分,附子2分,败酱5分。小便当下。外无热而见数脉者,其为痈脓在里可知矣。
-
败酱
形与上种相似,惟根生叶卵状披针形,有长柄;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⑨治蛇咬:败酱草半斤,煎汤顿服。备注:据《本草》记载,败酱应为上述败酱科植物,但除四川、江西、安徽、福建等地使用外,大部分地区习惯上以菊科植物苣荬菜的带根全草和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带果全草作败酱使用。
-
铧头草
《*辞典》:铧头草:出处:《草木便方》拼音名:Hu T uCǎo别名:地黄瓜(《分类草药性》),青地黄瓜(《四川中药志》),烙铁草、犁头草(《重庆草药》)。叶基出丛生;花茎长于叶,微紫红色,有短毛,中部具2枚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花期早春。治肠痈,疔疮,红肿疮毒,黄疸,淋浊,目亦生翳。治阳黄,肠痈,疔疮,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