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留
所属部位:小腿部复留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小腿内侧皮神经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复溜穴为足少阴肾经之经穴,配五行属金,肾配五行属水,根据五行相生原则,金能生水,复溜为本经之母穴,虚则补其母,故本穴可治疗脾、肾两脏的疾病。
-
新制蠲痹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方名:新制蠲痹汤组成:苍术1钱半,羌活1钱半,白术1钱半(炒),茯苓1钱半,官桂1钱半,泽泻1钱半,甘草5分。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冲竹沥、姜汁各数匙热服。羌活散寒湿,关节可利;茯苓渗湿清脾肺,泽泻泻湿利膀胱,务使外着之湿自无复留之地。此温经燥湿祛寒之剂,为身重痠疼冷痹之专方。
-
冐阳
冐阳为经穴别名。《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复留。穴在内躁上,为“经”穴,经气至此已深伏流行,故名。如腰痛、水肿、小便不利、腹部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脓血、盗汗、自汗、伤寒无汗、目昏、嗌干痔血、赤白带下、寒湿脚气、脚踹后廉及足跗上痛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肾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脊髓炎、下肢瘫痪等。
-
搜风汤
高丽参不宜用)清半夏9克生石膏24克僵蚕6克柿霜饼15克(冲服)麝香0.3克(药汁送服)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清热涤痰。备注:方中重用防风引麝香深入脏腑以搜风,用人参大补元气,扶正以祛邪;《眼科全书》卷四:方名:搜风汤组成:防风、白芷、细辛、羌活、赤芍、茺蔚子、薄荷、五味子、菊花、荆芥、玄参、大黄、朴消。
-
伏留
伏留即复溜。《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复留。穴在内躁上,为“经”穴,经气至此已深伏流行,故名。如腰痛、水肿、小便不利、腹部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脓血、盗汗、自汗、伤寒无汗、目昏、嗌干痔血、赤白带下、寒湿脚气、脚踹后廉及足跗上痛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肾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脊髓炎、下肢瘫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