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肉
四肢细长,下部有距毛,前肢腕骨上方和后肢跗骨下方,有一部分无毛而有坚固的灰白色胼胝体,俗称夜眼。第2,第4趾均退化。性味:甘酸,寒。③《本经逢原》:辛,温。④《医林纂要》:甘酸,寒。功能主治:①《别录》:主除热下气,长筋,强腰脊。②《食疗本草》:主肠中热。注意:①《千金 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
-
WS 470—2015 旋毛虫病暴发处理技术规范
附录A(规范性附录)可疑肉类中的旋毛虫检验:A.1肉样的采集:对猪肉进行旋毛虫检验时选择膈肌或舌肌,野猪肉选择前腿肌或膈肌,犬肉选择膈肌、腓肠肌或咬肌,马肉选择舌肌或咬肌,羊肉首选膈肌,其他动物选择膈肌或舌肌。从分液漏斗放出溶液时,为了防止可能有部分幼虫滞留在漏斗中,应把漏斗开关完全打开。
-
列节浸酒
处方:列节2两,防风1两(去芦头),茵芋1两,黄耆2两,羌活2两,桂心2两,海桐皮2两,虎胫骨2两(涂酥,炙微黄),牛膝2两(去苗),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生干地黄1两,芎穷1两,当归1两,枸杞子1两,白芷1两,败龟1两(涂酥,炙微黄),黑豆半合(炒熟),五加皮1两,酸枣仁1两。注意:忌生冷、猪、鸡、牛、马肉。
-
白马阴茎
《*辞典》:白马阴茎:出处:《纲目》拼音名:B iMǎYīnJīnɡ别名:白马茎(《本经》)。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马肉条。炮制:《雷公炮炙论》:(白马茎),临用时以铜刀劈破作七片,将生羊血拌蒸半日,出晒干,以粗布拭上皮,并干羊血了,细锉用也。性味:甘咸,温。功能主治:补肾益气。①《本经》:主伤中脉绝,阴不起。
-
牛黄汤
方出《外台》卷十二引《必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四:组成:牛黄3大豆许,麝香1当门子大,朱砂准麝香,生犀角小枣许(别捣末)(以上4味,并研令极细,汤成后纳之),大黄1两,钩藤1两,升麻1两,甘草半两(炙),鳖甲半两(炙),丁香50枚。用药禁忌:忌苋菜、海藻、菘菜、生血物;今特忌牛、马肉。
-
螽斯丸
《产乳备要》:方名:螽斯丸别名:赐子丸、秦桂丸、白薇丸、暖宫丸组成:附子(生,去皮脐)3钱,白茯苓(去黑皮)3钱,白薇3钱,半夏(汤洗7次)3钱,杜仲(去粗皮)3钱,桂心3钱,秦艽3钱,厚朴(去粗皮)3钱,防风2钱,干姜(生)2钱,牛膝2钱,沙参2钱,细辛(去苗)半两,人参4钱。按:《医学入门》有香附,无附子。
-
米饭
一味米饭,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糙米饭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含量都较精米米饭中的要高,但米饭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低。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与米饭相克的食物大米不宜与马肉、蜂蜜、苍耳同食。
-
涌铁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名:涌铁膏组成:粪鼠头1个,蝼蛄虫19个,土消虫10个,芫青1两,马肉中蛆(焙)1两,酱内蛆(焙)1两,蜣螂1两,巴豆1两,信1两,硇砂1两,夏枯草1两,磁石1两,黄丹1两,苏木1两,地骨皮1两,石脑油3两,蒿柴灰汁3升。制备方法:将灰汁、石脑油以文武火熬成膏,次下诸药令匀,瓷器内收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