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小儿黄病
《太平圣惠方》:“夫小儿黄病者,是热入于脾胃,热气蕴结,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故皮肤悉黄,眼赤黄也。《幼幼集成》谓小儿黄病,湿热发黄者少,脾虚发黄者多。盖脾土强者,足以捍御湿热,必不生黄,惟其脾虚不运,所以湿热乘之,治宜茵陈五苓散,去其湿热,黄稍退,即速健脾。
-
韭根汁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四:韭根汁:处方:韭根汁、猪脂。功能主治:少小腹胀满。用法用量:上煎,细细服之。摘录: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四《圣济总录》卷一七四:方名:韭根汁组成:韭根汁。主治:小儿黄病;小儿鼻干身热。用法用量:上药滴少许入鼻中。出黄水即愈。
-
山茵陈丸
处方:山茵陈15克山栀子仁秦艽(去苗、土)大黄(锉,炒)各22克朴消(研)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各30克制法:上药除郁李仁外,捣罗为末,与郁李仁末和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黄病。5丸,温水送下,每日二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
青麦汁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方名:青麦汁组成:青麦自然汁。主治:小儿黄病。用法用量:1-2岁儿取半鸡子壳,分2服;3-4岁儿,取1鸡子壳,分2服,早晨、午后各1服。
-
猪苓通草散
《卫生总微》卷十五:方名:猪苓通草散组成:木猪苓(去黑皮)、通草(涂蜜炙干)各等分。主治:小儿黄病,透明黄肿。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更入研细麝香,去土地龙末各少许,拌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