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仁煎
主治:气嗽。《慈幼新书》卷二:组成:川大黄1钱2分,天冬1钱2分,杏仁1钱2分,百合1钱2分,木通1钱2分,桑皮5分,葶苈子5分,石膏8分。《圣惠》卷四十六:组成:杏仁5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五味子2两(捣罗为末),白蜜5合,酥2合,生姜汁1合,贝母2两(煨微黄,为末),紫苏子3两(以水5合,研滤取汁)。
-
杏仁丸
由肺乘于风邪则肺胀,胀则肺不利,经络涩,气道不宣则上气逆喘或息鸣。翌日取下虫。咽喉及舌生疮烂。《圣惠》卷四十六:方名:杏仁丸组成:杏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别研如膏),桂心1两,马兜铃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瞿麦穗1两,木通1两(锉),大腹皮1两(锉)。
-
金杏煎丸
别名:杏仁煎丸处方:杏仁49个(去皮尖,生研),瓜蒌(大者)1枚,不蛀皂角1锭(捶碎),生百部1两(3味各用水挼捣碎,续取浓计,入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入后药),牵牛子(捣为末)1两,木香半两(为细末)。制法: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咳嗽。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灵苑方》
-
加味五仙散
《麻科活人》卷一:加味五仙散:处方:知母2钱,贝母2钱,款冬花4钱,桑白皮7钱,桔梗7钱,芽茶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咳嗽不止。用法用量:每用1钱,杏仁煎汤调下。摘录:《麻科活人》卷一《麻症集成》卷四:组成:川贝、知母、款冬、茯苓、桔梗、桑皮、杏仁、栝楼、甘草、雨茶。主治:肺胃虚火咳嗽。
-
夏姬杏仁方
《千金》卷十二:方名:夏姬杏仁方别名:杏金丹、草金丹、夏姬杏金丹组成:杏仁3升。用法用量:每服如弹子大,日3次。制备方法:纳汤中,去皮尖双仁,熟捣,盆中水研,取7-8升汁,以铁釜置煻火上,取羊脂4斤,摩釜消之,纳杏仁汁,温之,4-5日,色如金状。本方方名,《千金方衍义》引作 夏姬杏仁煎。
-
糖杏饮
《仙拈集》卷二:方名:糖杏饮组成:杏仁1两。主治:劳嗽。用法用量:每服内加冰糖3钱,共入盖碗内,用滚水冲,盖片时,俟温,连仁末服下,早、晚各1次。三服而愈,如以杏仁煎则无效。制备方法:净器捣烂如泥,分为3服。
-
化䘌丸
概述:化 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证治准绳·幼科》集八方之化 丸:组成:芜荑、芦荟、青黛、川芎、白芷、胡黄连、黄连、虾蟆灰各等分。《类证治裁》卷七方之化 丸:组成:桃仁、槐实、艾叶各三钱。功能主治:《类证治裁》卷七方之化 丸主治虫蚀肛门,肛门痒痛,上唇有疮。
-
奶豆膏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茅先生方》:组成:瓜蒌瓤半盏,蜜半盏,人参半两,铅白霜半两,陈槐花1分,瓜蒌子120粒主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服1大黄豆大,用杏仁煎汤调服。制备方法:上将瓜蒌瓤及蜜炼成膏,入诸药末,同为膏。
-
人参甘桔汤
《活幼心书》卷下:组成:人参(去芦)半两,桔梗(锉,用蜜水浸透)1两,甘草(半生半炙)3钱。主治:感冒风热,火气熏逼,痘疮蕴毒上攻,咽喉肿痛,痰气不顺,咳嗽失音,饮食减少者。加减:风热,加荆芥、杏仁煎;痘疮后目生翳膜,用蝉壳净洗,去嘴足同煎;咽痛,入硼砂末煎,去滓,无时含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