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子
概述:红子为中药名,出自《分类草药性》,为《滇南本草》记载的赤阳子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的果实。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功在消食化积,收涩止痢,散瘀止血。治食积,虫积,泄泻,痢疾,痞块,产后血瘀,崩漏。运用:救军粮叶:捣烂敷眼皮上,治暴发火眼。
-
赤阳子
治食积,虫积,泄泻,痢疾,痞块,产后血瘀,崩漏。《*辞典》·赤阳子: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ChìYánɡZǐ别名:救军粮、赤果、纯阳子、火把果(《滇南本草》),红子(《分类草药性》),救兵粮(《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水沙子(《四川中药志》)。单叶互生,有时簇生;④《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
-
地红子
拼音名:D H nɡZǐ别名:矮红子来源:蔷薇科小叶平枝灰栒子CotoneasterhorizontalisDecne.var.perpusillusSchneid.,以根入药。生境分布:贵州。性味:酸、涩,凉。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止血。治痢疾,吐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地红子根
《*辞典》:地红子根: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D H nɡZǐGēn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的根。枝横张开展,有平贴短柔毛。单叶互生,或近簇生于短枝末端,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雄蕊约15枚;生境分布:生于山野。附方:①治下痢腹痛:地红子根五钱,朱砂莲三钱,吴萸子、银花各一钱。
-
火棘
拼音名:HuǒJ 别名:火把果、救军粮、救兵粮、救命粮、赤阳子、红子、豆金娘、水搓子来源: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根:清热凉血。用于虚痨骨蒸潮热,肝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痛,崩漏,白带,月经不调,吐血,便血。
-
红花子汤
《普济方》卷三五○:红花子汤:处方:红花子5合。功能主治:产后中风烦渴。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幼幼新书》(古籍本)卷十八引张涣方:别名:紫草散组成:红花子1两,紫草茸1两,麻黄半两(去根节),升麻半两。主治:疮疱已出,色不红润,身热喘急,神志昏困。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本方方名,原书人卫本作 红子汤。
-
火把果
概述:火把果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为《滇南本草》记载的赤阳子之别名。来源及产地:蔷薇科植物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的果实。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消食化积,收涩止痢,散瘀止血。主治食积,虫积,泄泻,痢疾,痞块,产后血瘀,崩漏。运用:救军粮叶:捣烂敷眼皮上,主治暴发火眼。
-
白花坚荚树
出处:《救荒本草》载有坚荚树,云:"生辉县太行山谷中,其树枝干坚劲,可以作棒。叶亦对生,叶似拐枣叶而大,微薄,其色淡绿;但拼音名:BáiHuāJiānJiáShù别名:坚荚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常绿荚蒾的叶。雄蕊5,稍高出花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800m的林下。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活血散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