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夺命散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重订严氏济生方》方之夺命散:处方:水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黄色)15克大黄30克黑牵牛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酒调下。小肠气,用干漆、麦糵、木通、炒茴香,煎汤服;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升,煎至7分,去滓,更入盐半钱,温服3-5服见效,老少加减。小儿急惊风。
-
破证夺命丹
别名:独参汤(《鲁府禁方》卷三)、夺命散(《景岳全书》卷五十三)。附注:人参汤(《直指》卷二十六)、破证夺命散、独参汤、独柱汤(《内经拾遗》卷一)、夺命独参汤(《普济方》卷一三三引《德生堂方》)、破证夺命汤(《普济方》卷一三五)、坏证夺命散(《丹溪心法附余》卷一)、夺命散(《医统》卷七十六)。
-
至真散
《理伤续断方》:别名:夺命散、玉真散、防风散、神助散、定风散、胡氏夺命散、夺命丹组成:天南星(泡7次)、防风(去芦叉)各等分。主治:破伤风,狂犬病,金疮。用法用量:凡破伤风病,以药敷贴疮口,即以温酒调1钱服之。如牙关紧急,以童便调2钱服,垂死心头微温,童便调2钱,并进3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仓卒散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古今医鉴》卷十《三因》卷七方之仓卒散:别名:夺命散组成:山栀子49个(烧半过),附子1枚(炮)。功能主治:《三因》卷七方之仓卒散主治寒疝入腹,心腹卒痛;及小肠膀胱气绞刺,脾肾气攻,挛急极痛不可忍,屈伸不能,腹中冷,重如石,白汗出。附注:夺命散(《普济方》卷二十四)。
-
血竭散
功能主治:《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方之血竭散主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语言颠倒,健忘失志;以及胎衣不下。《鸡峰普济方》卷十方之血竭散:组成:硇砂1分,血竭1分,没药1分,桂1分,木香1分,朱砂1分,海马1对,干漆1两,虻虫20个,龙脑1钱,水蛭14个,当归1大钱,硼砂1大钱,阿魏1大钱。用法用量:用自津唾调涂。
-
六合回生丹
别名:六合夺命散处方:真铅粉1两,轻粉2分5厘,银珠2分5厘,雄黄2分5厘,乳香(蒻上炙黄)2分5厘,没药(蒻上炙黄)2分5厘。主溃心冷瘘,生于心窝,初起则心头如火热,其毒先内溃心包,方出皮肤,令人心神恍惚,盗汗多出,2日皆红,舌如鸡金背,里外俱热;发背、痈疽溃烂,对口疮,臁疮,下疳。
-
守宫膏
处方:守宫(一两.即蝎虎也)。珍珠、麝香、片脑,各一字,研细。功能主治:治久年惊痫,心血不足。用法用量:薄荷汤调作一服,先须用夺命散,逐下痰涎,或用吐法,次服此药。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普济方》卷一○○:组成:守宫1个(即蝎虎也),珍珠、麝香、脑子。
-
香桂散
摘录:《博济方》卷四《马培之医案》:方名:香桂散组成:生附子2钱,麝香2分,川乌2钱,细辛2钱,木香2钱,炙没药2钱,肉桂2钱,草乌2钱,丁香2钱,樟冰2钱。功效:温经通络。《医方类聚》卷二二九引《济生》:方名:香桂散别名:单桂饮、桂心散、桂香散、夺命散组成:麝香半钱(别研),官桂3钱(为末)。
-
至圣散
《魏氏家藏方》卷二:组成:香白芷1斤(生锉),甘草半斤。主治:一切时行伤寒。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入麝半钱研,盐汤温浆水洗,掺药,膏药盖。主治:小儿阴阳痫,手足抽掣,病后虚风,百种惊生恶证。《直指小儿》卷二:组成:全蝎尾(去毒)21个,晚蚕蛾5钱,天浆子5钱,白附子(炮)5钱,辰砂(水飞)1分,麝香1分。
-
玉箸散
《儒门事亲》卷十五:别名:玉柱散组成:甘草1寸(煎水),甘遂末1字。主治:小儿马脾风。用法用量:上同油、蜜、生姜,银钗儿搅,调下后,用冷水半盏,调夺命散。附注:玉柱散(《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医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