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皶
酒渣鼻的辨证治疗:肺胃热盛(红斑期):酒渣鼻·肺胃热盛证(brandynosewithpatternofheatexuberanceinlungandstomach)是指肺胃热盛,上发于鼻,以红斑多发于鼻尖或两翼,压之退色,常嗜酒,便秘,饮食不节,口干口渴,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为常见症的酒齄鼻证候。鼻部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毛孔扩大;多见于鼻赘型。
-
木兰皮
出处:《别录》 《本经》原作木兰拼音名:M L nP 别名:姜朴(《中药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功能主治:治酒疸,酒皶面疱,阴下湿痒,癞病,重舌,痈疽,水肿。①《本经》:主身有大热在皮肤中,去面热赤疱酒皶,恶风癞疾,阴下痒湿,明耳目。每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子母秘录》)摘录:《*辞典》
-
炒白果仁
生白果有毒,炒白果仁毒性降低,常用于气逆喘咳,带下。炒白果仁的性状:白果仁为扁椭圆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黄色,断面外层黄色,胶质样,内层淡黄色或淡绿色,粉性,中间有空隙,无臭,味甘,微苦。入肺、肾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①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白带,白浊,遗精,小便频数。
-
白果仁
白果味甘、苦、涩,性平;白果仁的炮制方法:白果古代炮制不多,明代有去壳切碎、炒制(《增补万病回春》)、同糯米蒸(《滇南本草》)、火煨去壳用(《本草品汇精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①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白带,白浊,遗精,小便频数。炒白果仁毒性降低,常用于气逆喘咳,带下。
-
臭灵丹
《医宗金鉴》卷七十四:臭灵丹:处方:硫黄末油核桃生猪脂油各30克水银3克功能主治:主脓湿疥。功能主治:润燥杀虫。摘录:《外科大成》卷四《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方名:臭灵丹组成:人参3钱4分,麝香6钱4分,梅片6钱7分,朱砂3钱4分,蟾酥7分,京墨7分,明雄6钱,鸭蛋1个(晒臭)。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
杏黄散
《洞天奥旨》卷十五:组成:硫黄5钱,杏仁(去皮及双仁者,研烂)2钱,轻粉1钱。主治:赤鼻酒皶,粉疵。用法用量:上为末,临卧时用萝卜汁调敷赤处,7日愈。贴粉疵1夜,次早洗去,1日即愈。
-
冬瓜子散
《圣惠》卷三十三:冬瓜子散:处方:冬瓜子1两,青葙子3分,牡荆子3分,地肤子3分,蔓青子3分,决明子3分,车前子3分,茺蔚子3分,白蒺藜(微炒,去刺)3分,松子仁3分,桂心3分,蘡薁根3分,蕤仁(汤浸,去赤皮)3分,菟丝子(酒浸3日,曝干,别捣为末)3分,细辛3分。主治:鼻面酒皶,如麻豆及疼痛,搔之黄水出。
-
拓汤
主治:丹毒、痛疽始发焮热。《千金》卷五:方名:拓汤别名:大黄拓汤组成:大黄1两,甘草1两,当归1两,芎1两,白芷1两,独活1两,黄芩1两,芍药1两,升麻1两,沉香1两,青木香1两,木兰皮1两,芒消3两。木兰皮近世罕用,考诸《本经》,治大热在皮肤中,去面热、赤皯、酒皶等证,使热从皮腠而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