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萍
概述:水萍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新修本草》记载的浮萍之别名。性味归经:辛,寒。功能主治:发汗,祛风,行水,凉血解毒。化学成分:紫背浮萍主含荭草素,牡荆素,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还含1-阿魏酰葡萄糖、叶黄素、新黄质、亮氨酸等。另含鞣质,类脂化合物以及醋酸钾、氯化钾、碘、溴等。
-
水银葶苈丸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一:组成:水银3两(3日3夜煮),葶苈子1升,椒目1升,衣鱼20枚,水萍1两,瓜蒂1两,滑石1两,芒消3两。功效:利小便。始服药,当咽喉上有历子肿起,颊车肿满,齿龈皆肿,唾碎血出,勿怪,不经3-5日即消,所苦皆愈,亦止服药;若下多,停药以止利,药至五下止;
-
澄水饮
处方:银汤瓶内硷、水萍(焙干)、葛根(锉)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渴疾。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浮水膏
处方:水萍(晒干)5两。制法:上为末,以白蜜调和稀稠得所,入瓷盒中盛。功能主治:令面光白。主面皯疱。用法用量:每卧时涂面。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
水萍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九:组成:水萍不拘多少。主治:中水毒,手足指冷至肘膝;小儿阴囊肿大,色如琉璃。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米饮调下,早晨、日午、近晚各1次。制备方法:上药晒干,捣罗为散。附注:《活幼全书》本方用法:三岁儿服一钱,煎葱白汤调下。
-
驰源散
处方:猪荷草、旱莲草、雪里青、水萍。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上药取汁,再磨山豆根和服。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
垣衣散
《圣惠》卷四十一:方名:垣衣散组成:垣衣5合(晒干,捣罗为末),铁精1合,合欢木灰2两,水萍末1合。主治:眉发髭不生。用法用量:涂于不生处,日夜再涂,即生。制备方法:上药相和,为极细末。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生发墙衣散。
-
墙衣散
《外合》卷三十二引《千金翼》:方名:墙衣散组成:墙衣5合(晒干,捣末),铁精1合,合欢木灰2合,水萍末3合。功效:生发。用法用量:以生油和少许如膏,以涂发不生处,日夜2次,即生发。制备方法:上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