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仲
《*辞典》:管仲:出处:《滇南本草》拼音名:GuǎnZh nɡ别名:番白叶(《滇南本草》),翻白地榆、槟榔仁(《滇南本草》)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贵州民间药物》),地管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地摈榔、白地榆(《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亮叶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加水煎好。
-
散寒止痛汤
《石室秘录》卷六:方名:散寒止痛汤组成:良姜3钱,肉桂1钱,白术3钱,甘草1钱,草乌1钱,苍术3钱,管仲3钱。主治:寒气侵心而痛,手足反温。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妙在用管仲之祛邪,二术之祛湿邪,又加散寒之品,自然直中病根,去病如扫也。
-
管仲散
《御药院方》卷七:管仲散:别名:贯众散处方:黄连3钱,管仲3钱,甘草3钱,骆驼蓬5钱。功能主治:解一切诸热毒,及食毒、酒毒、药毒。主用法用量:贯众散(《卫生宝鉴》卷六)。主治:肠风痔瘘。用法用量:每服1包,用好酒1升,煎至5沸,温服;制备方法:上件同为粗末,分作四服,用绵包作四裹。
-
管仲黄连散
处方:管仲、黄连、板兰根、山豆根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水气。用法用量:原书治上症,先用八宝散水煎,送服烧青丸五日后,再用本方漱之。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
-
化铁丹
《证治宝鉴》卷八:化铁丹:处方:砂仁、红豆、橘红、丁皮(如无,以丁香代)、茅术、香附、益智仁、肉桂、三棱、莪术、沉香、枳壳(炒)、青皮(炒)、麦芽(炒)、肉果、木香、白蔻肉、荜澄茄、丁香、草果、胡椒、巴霜。摘录:《证治宝鉴》卷八《鸡峰》卷二十五:化铁丹:处方:管仲半两,赤茯苓半两,道人头1分。
-
槐子散
《良朋汇集》卷四:槐子散:处方:槐子(炒黄)、管仲(炒黄)各等分。功能主治:血淋,并妇人血山崩漏不止。摘录:《良朋汇集》卷四《保命集》卷下:槐子散:处方:槐子、黄芩、木贼、苍术各等分。摘录:《保命集》卷下《中藏经》卷下:方名:槐子散组成:槐(用中黑子)1升,槐花2升。主治:久下血;
-
将军丸
处方:锦纹大黄(九蒸,晒,焙)、麝香1钱(研),管仲(炒)1两,牙皂(去皮,醋炙)1两,桃仁(去皮,炒)1两,槟榔1两,雷丸1两,芜荑半两,鳖甲(醋炙黄)1两。先将蒿叶2两,东边桃、柳枝、桑叶各7片,水1碗,煎7分,去滓,入蜜1大盏,再熬成膏,入前药末及麝香、安息香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传尸劳瘵。
-
黄总花草
别名:管仲、小地榆、黄地榆来源:蔷薇科黄总花草SpenceriaramalanaTrim.,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消炎,收敛止血。主治久痢,水泻。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传尸将军丸.
《医碥》卷六:组成:锦纹大黄(9蒸,晒,焙)、麝香1钱,管仲、牙皂(去皮,醋炙)、桃仁3钱(炒),槟榔1两,雷丸1两,鳖甲(醋炙黄)1两,茱萸5钱。主治:虚损痨瘵。制备方法:上为末,先将藁叶2两,东边桃、柳、李、桑叶各7片,水1碗,煎熟去滓,入蜜1盏,再熬成膏,入前药及安息香捣丸,如梧桐子大。
-
浴毒汤
《外科精义》卷下引《拾遗卫生方》:方名:浴毒汤组成:木通、藁本、管仲、白芷、荆芥、甘松、薄荷各等分。用药2两,水5升,入芒消半两,煎至3升,热洗浴疮。《圣济总录》卷一二六:方名:浴毒汤组成:黄柏(去粗皮)1两,黄连(去须)1两,甘草(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柏枝1把(截如筹子长),大豆1合。
-
逐魑丹
《辨证录》卷七:方名:逐魑丹组成:苍术2两,干姜3钱,良姜2钱,茯苓1两,甘草1钱,肉桂1钱,管仲3钱。主治:寒湿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
-
散恶护胎丹
《辨证录》卷十二:方名:散恶护胎丹组成:人参3钱,茯苓5钱,白术5钱,半夏1钱,贝母1钱,甘草1钱,白薇1钱,管仲3钱。功效:补气生血消痰。主治:妇人怀子在身,痰多吐涎,偶遇鬼祟,忽然腹痛,胎向上顶,因中恶而胎不宁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避瘟丹
《医方易简》卷四:避瘟丹:处方:乳香苍术细辛甘松川芎降香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枣肉为丸,如芡实大。摘录:《医方易简》卷四《慈禧光绪医方选义》:避瘟丹:处方:生甘草1两,南苍术1两,北细辛1两,黄乳香1两。制法:上为细末,加红枣肉半斤为园饼,如桂圆大。用法用量:放炭火上取烟熏之,可保3日无灾,一家免难。
-
医院
医院是病伤者得到医疗照顾的机构或场所医院指太医院:医院指太医院。这座医院建筑物长有100米,宽有70米,地下有完善下水道系统,一间间病房以走廊相连,这表示当时建筑师已知道隔离传染病患者的重要。公元前七世纪,春秋时期最强盛的国家齐国,政治家管仲在首都临淄建立了“养病院”,收容聋、盲、跛、蹩等病人集中疗养。
-
传尸将军丸
拼音名:chuanshijiangjunwan处方:锦纹大黄(9蒸,晒,焙)、麝香1钱,管仲、牙皂(去皮,醋炙)、桃仁3钱(炒),槟榔1两,雷丸1两,鳖甲(醋炙黄)1两,茱萸5钱。制法:上为末,先将藁叶2两,东边桃、柳、李、桑叶各7片,水1碗,煎熟去滓,入蜜1盏,再熬成膏,入前药及安息香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损痨瘵。
-
葛根牛蒡子汤
《外科精义》卷下:葛根牛蒡子汤:别名:葛根牛蒡汤、葛根牛蒡子散处方:葛根1两,管仲1两,甘草1两,盐豉1两,牛蒡子1两。功能主治:消毒解热。摘录:《外科精义》卷下《外科大成》卷二:方名:葛根牛蒡子汤组成:升麻、葛根、牛蒡子、麻黄、连翘、玄参、桔梗、甘草各等分(一方加贯仲、淡豆豉)。主治:时毒。
-
银毛委陵菜
别名:管仲[云南]、白地榆、地槟榔、翻白叶、翻白草、西南委陵菜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银毛委陵菜PotentillafulgensWall.,以根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收敛止泻。用于鼻衄,肺结核咯血,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红崩,白带;
-
仙方万安散
《普济方》卷一九四:组成:黑牵牛3两(生熟各半,熟黄色,不用焦黄),雷丸3个(生用),大黄2两(生用),管仲3两,槟榔3两(生用)。主治:男子妇人,不以老幼,一切沉深积块,气蛊,水蛊,食蛊,小肠膀胱奔豚,疝气偏坠,木肾,脚气;十膈五噎,翻胃吐食,脾痛气喘,痰饮咳嗽,肺胀;诸般疮癣,肠风泻血;
-
神效退管丸
《仙拈集》卷四:方名:神效退管丸组成:槐角4两,地龙(去泥,醋炒)2两,白丁香(酒炒)2两,珍珠(煅)1钱2分,象牙屑(煅)1两,管仲(炒)2两,蝉退8个(去足翅),良姜1两。主治:痔管。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汤水送下。服至13日管自落,20日全愈。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