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丸子
《鸡峰普济方》卷十九方之白丸子:处方:龙脑1分,粉霜1分,轻粉半两(以上同研匀,用白面1匕,同和作1球子,投火中烧黄,再研如粉),海蛤2钱(烧红,研末),寒水石1钱半,滑石2分,海金沙1钱,阳起石1分。主治五疳。功能主治:《正体类要》卷下方之白丸子主治一切风痰壅盛,手足顽痰,或牙关紧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
青州谢家白丸子
《直指小儿》卷四:方名:青州谢家白丸子别名:白丸子、青州白丸子组成:圆白大半夏(汤浸7次)半两,真川乌(略炒,去皮尖)半两,白附子(洗,略炮)半两,圆白天南星(洗,略炮)半两,天麻半两,全蝎1分。诸痫,白丸子研入朱砂、雄黄、雌黄少许,薄荷汤入生姜汁送下;寒疟,白丸子、金液丹等分为末,米饮送下。
-
钓虫黑白丸
处方:白丸子:磁石、云母石、蛇含石、甘草各等分(上为未,糯米糊为丸,如黄豆大。),黑丸子:针砂、青黛、枯矾、甘遂各等分(上为末,醋煮糯米糊为丸,如龙眼核大。功能主治:虫病,肚腹作痛,以及肺窍失声者。注意:须用极高山顶上泉水,或武当回龙水煮糊为丸,方不化。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青州白丸子
小儿惊风薄荷汤下三五丸。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局方》卷一:方名:青州白丸子别名:白丸子、青州白露丸组成:半夏(生用,白好者,水浸洗过)7两,川乌头(去皮脐,生用)半两,南星(生)3两,白附子(生)2两。②《中风斠诠》:喻嘉言曰,此方治风痰之上药,然虽经制炼,温性犹存,热痰迷窍,非所宜施。
-
玉蕊丸
《鸡峰》卷十二:组成:白丸子50丸,金液丹50丸。用法用量:头风加脑风,头旋目晕涎溢,用薄荷腊茶嚼下2丸;《圣济总录》卷一八七:别名:玉蕊丹组成:木香3分,茴香子(炒)半两,蝎梢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矾(烧令汁枯)1分,阳起石(煅)半两,硫黄(研)半两,硇砂(飞研)1分。膀胱小肠气痛;脾虚滑泄。
-
真方五色丸
《普济方》卷三九一引《保婴方》:方名:真方五色丸别名:真方五色丸子、五色丸组成:青丸子:青黛(别研)半两,天南星(生姜制)半两,巴豆霜半钱。白丸子:白附子(生)半两,寒水石(煅)半两,巴豆霜半钱。主治:小儿一切所伤,痰涎壅塞,胸膈不利,乳食不消,变生癖积,胁肋片硬,按之疼痛,及一切急慢惊风,发搐。
-
五色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五色丸:组成:朱砂末五钱,水银、雄黄末、珍珠粉各一两,铅三两。《片玉心书》卷四方之五色丸:方名:五色丸组成:黄芩2钱,大黄2钱,黄连2钱。一份轻粉为衣,名白丸子;《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氏家传》方之五色丸:方名:五色丸组成:朱砂、青黛、白定粉、光墨、密陀僧。
-
秘传通气散
《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经验秘方》:方名:秘传通气散别名:通气汤、通气散组成:舶上茴香(微炒)1两,川山甲(欠,蛤粉炒,去粉)1两,陈皮半两,白牵牛(微炒,取末)半两,延胡索(擦去皮)半两,甘草1两半,南木香7钱半,黑牵牛(微炒)1两。用法用量:每服1两,隔夜用好无灰酒调,露1宿,次早鸡鸣时冷服。
-
加味顺气散
心忡气短,行步不正。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经验秘方》《普济方》卷一○五:组成:南星、枳壳、防风、川芎、僵蚕、全蝎、木香少许、白术、白茯苓(去皮)、当归、青皮(去白)、蓬术、陈皮(去白)、天台乌药、人参少许、甘草、白芍药各等分。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
贯众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贯众汤:处方:贯众半两,黄连(去须)半两。功能主治:水气肿满,气息喘息,小便不利;并男子、女人虚积,及遍身黄肿,服白丸子第2日觉口气者。功能主治:年深咳嗽,唾脓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用八金散毕,急将此药漱其口,以去其毒,恐伤牙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