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垩
"性味苦,温。"②《别录》:"(治)阴肿痛,漏下无子,止泄利。"④《日华子本草》:"治泻痢,痔瘘,泄精,女子子宫冷,男子水脏冷,鼻洪吐血。(《妇人良方》白垩散)②治水泻米谷不化,昼夜不止:白垩一两(火煅过),干姜(炮)一两,楮叶二两(生研细)。(《圣济总录》白垩丸)③治衄血不止:白土末五钱,井华水调服。
-
白垩散
别名:白善散处方:白垩土(以米醋1升,煅白垩土令赤,入醋内浸,令冷再煅,再浸,以醋干为度,研取)1两,干姜1分(炮)。制法:上为细末,研停。功能主治:妇人翻胃吐食,男子畏寒。用法用量:白善散(《准绳·女科》卷三)。摘录:《妇人良方》卷七引《千金翼》
-
有袋目
有袋目是哺乳纲后兽次亚纲的1目。在大洋洲,有袋类与有胎盘类平行进化,适应辐射,产生许多不同的种类。根据化石资料,有袋类起源于北美中白垩世原兽亚纲动物中的一支,到晚白垩世成为北美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现生的有袋类中,负鼠科和新袋鼠科分布在南、北美洲,其余的科分布在大洋洲。
-
苎根散
《普济方》卷四十三:组成:苎根(细锉)2两,白芍药3分,地榆1两,甘草1两,槐花(锉)半两。主治:中焦蓄积瘅热,食已如饥。制备方法:上为散。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稍增至3钱匕,以知为度,早、晚食前温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卷六十八:组成:苎根1分,人参1分,白垩1分,蛤粉1分。主治:吐血不止。
-
桑耳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方名:桑耳汤组成:桑耳(微炒)3分,芍药1两,黄耆1两,干熟地黄(焙)1两,阿胶(炙燥)1两,蛇黄(煅,醋淬5遍,烧末)1两半,蒲黄(微炒)1两半,白垩(煅赤)1两半。主治:妇人虚损,或房室无忌,带下赤白。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入豉半合,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
猫鲨
猫鲨是真鲨目猫鲨科的1属。小型鲨鱼。牙细小而多,3齿头型或多齿头型。背鳍2个,第一背鳍大于第二背鳍,起点与腹鳍基底后部相对或后于腹鳍;尾鳍平直,尾椎轴不上翘,尾鳍下叶前部稍突出,后部有一缺刻。化石见于上白垩统至上新统。栖息近海浅水中,食小鱼与无脊椎动物。日本和朝鲜沿海也有分布。为冷温性,栖息在近海底层。
-
碧天丹
处方:铜青15克明矾12克五倍子3克白垩土3克海螵蛸3克薄荷叶1.5克制法:上六味,俱为末,用老姜汁搅和为丸,如圆眼核大。功能主治:主烂弦风眼。用法用量:每次1丸,用淡姜汤150毫升泡开,以水洗眼弦,每日一次,连用三至四次。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苍玉膏
处方:黄蜡20钱,牛脂20钱,野猪脂20钱,椰子油20钱,铜绿20钱,麻油1合。功能主治:吮脓,去毒。主诸肿疡。摘录:《霉疠新书》
-
白垩纪
在欧洲由于此年代的地层多由白垩构成的,故有此名。白垩纪是处于整个地质年代中地球海洋最广阔的一个时期,但到该纪的末期,海洋从世界范围退缩,陆地开始上升,现在世界上所见到的大山脉许多是此期完成的,造山运动也多从这时期开始。在植物界中,被子植物从白垩纪中期开始迅速地繁盛起来,植物区系向近代结构转变。
-
月桂酸铅皂
月桂酸铅皂为白垩状白色粉末。熔点104.7℃。微溶于水或乙醇。由月桂酸钠皂与醋酸铅溶液反应制得。用作橡胶和塑料的添加剂。分子式:Pb[CH3(CH2)10COO]2
-
白壁膏
处方:白蜡30钱,牛脂30钱,野猪脂30钱,家猪脂30钱,椰子油30钱,粉锡30钱,麻油1合(一方去椰子油加片脑10钱)。功能主治:解热止痛。主下疳,便毒,一切溃疡,痔疾。摘录:《霉疠新书》
-
雀鳝目
雀鳝目是硬骨鱼纲辐鳍鱼亚纲的1目,本目只有雀鳝科1科,雀鳝属1属共有7种。鳔有鳔管与食道背部相联,鳔多分室,形如肺,鳔壁密布微血管,可营气体代谢。化石始自上白垩统。曾有亦见于中国说,系外国学者依中国古画推测鉴定的,无标本依据,不确。幼鱼时期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一般体长超过5厘米时改食小鱼,也捕食蟹类和昆虫。
-
假木贼属
中文名假木贼属拼音名jiamuzeishu拉丁名Anabasis中国植物志25(2):144描述AnabasisL.假木贼属,藜科,约30种,分布于地中海沿岸,西亚、中亚及西伯利亚,我国有8种,主产新疆,少数种类产甘肃、宁夏及内蒙古。枝具关节,无毛或节部具茸毛;雄蕊5,着生于花盘上,退化雄蕊5,呈腺体状;种子直立,胚螺旋状,无胚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