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healthylifestyle)是指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模式,包括合理安排膳食、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改变不良行为、自觉保护环境和学习健康知识等。
-
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
《规范》围绕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4类疾病,从机构、职责和人员、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监测与调查、干预与管理、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综合评估等7个部分对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专业防治机构的职责、任务和基本工作流程进行了规定。
-
全国高血压日
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NationalhypertensionDay)。2、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心脑肾的危害。2、血压达标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
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
将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知识融入幼儿园中小学常规教育。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加强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知识普及、技能指导和个体化咨询,定期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配合)(四)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支持性环境建设。(四)加强监测评估。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
1.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15分)2.幼儿园开设健康讲座覆盖率不低于60%,3年内达到100%(10分)现场走访宣传日活动(20分)结合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等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
基本信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简称“健康素养66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12月30日国卫办宣传函〔2015〕1188号发布。23.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54.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
-
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年—2025年)
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和“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危险因素,强调减少含糖饮料、高糖食品摄入,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对长期咀嚼槟榔等高危行为进行干预等,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书》由卫生部于2007年9月1日发布。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赵鹏飞面对不断增加的生活方式病,药物、手术、医院、医生的作为受到限制,唯一可行的是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喜怒有度,静心处事,诚心待人。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由卫生部于2008年1月4日发布。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平静呼吸16-20次/分;46.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63.会测量脉搏。
-
GBZ/T 296—2017 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网吉林电力科学研究院、3M中国有限公司。3.10结局评价outcomeevaluation远期效果评价对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后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的评价。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2011年9月1日是第5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口号是“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是“减盐预防高血压”。之后,每年的9月1日定为我国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2009年9月1日“控制血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2010年9月1日“科学运动与健康”。
-
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
基本信息:《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于2021年6月8日《关于印发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函〔2021〕113号)印发。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
2011年9月1日是第5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口号是“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是“减盐预防高血压”。之后,每年的9月1日定为我国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2009年9月1日“控制血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2010年9月1日“科学运动与健康”。
-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继续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和口腔保健服务,对癌症患者开展随访和康复指导等工作,积极推广儿童窝沟封闭等口腔疾病预防适宜技术。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提供与妇女儿童有关的慢性病预防咨询指导。
-
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
(中国残联牵头,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单位参与)(二十)开展2023年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深入推进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全国妇联等部门单位参与)(五)组织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慢阻肺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主题宣传日活动。
-
医疗机构用药教育服务规范
基本信息:《医疗机构用药教育服务规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1年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药学门诊服务规范等5项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520号)印发。9.饮食、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医疗机构应当持续加强药师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药师专业服务能力,保障用药教育服务质量。
-
职业健康促进
职业健康促进(occupationalhealthpromotion)又称工作场所健康促进(workplacehealthpromotion),是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改善作业条件,改变劳动者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职业病,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促进和提高劳动者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活动。
-
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
落实有转诊需求村民的交通保障机制,原则上通过自驾车或120急救车等进行点对点转运,乡镇和村要统筹调度,动员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协助就医转诊。:通过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协同支持,乡村医生对居家观察和治疗的重点人群做好健康教育、健康监测、中医辩证、指导抗原检测和对症用药治疗等服务。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
基本信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2年12月26日《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等5个文件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5号)印发。2.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2023年工作要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2.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区域协同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10.开展“传承爱卫新风欢度健康佳节”迎新春爱国卫生专项活动,结合爱国卫生月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
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
本指南适用于提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居家和社区环境下所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作出了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根据机构类型、执业范围、服务能力和老年人需求确定服务内容。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等服务。
-
反式脂肪酸
脂肪酸(fattyacid)是一类羧酸。这两个以双键相连的碳原子,如果它们的氢原子位于同一侧,叫做顺式,这种脂肪酸就叫顺式脂肪酸。有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食用氢化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可引起人体血脂代谢异常,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二、服务内容: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
-
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
基本信息:《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2年12月9日《关于印发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印发。(2)有紧急医疗需求的重点人群。对经评估后可居家的,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抗原检测等必要服务。
-
营养教育
营养教育(nutritioneducation)是指一种经常性营养干预工作,即通过信息交流,帮助群众获得食物和营养知识、了解相关政策、养成合理饮食习惯及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动。
-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workplacehealthpromotion)又称职业健康促进(occupationalhealthpromotion),是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改善作业条件,改变劳动者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职业病,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促进和提高劳动者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活动。
-
心悸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基本信息:《心悸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修)定,在中华医学会网站发布。3)实验室检查:若怀疑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或嗜铬细胞瘤等疾病时可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4)基因检测;2.健康生活方式;3.明确的心律失常。docx心悸临床路径表单.
-
流行性感冒防控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方案(2020 年版)
基本信息:《流行性感冒防控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方案(2020年版)》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0年9月14日《关于印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33号)印发。发布流感疫苗接种健康提示,提高群众接种疫苗意识。(三)积极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
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
基本信息:《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0年9月14日《关于印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33号)印发。五、明确重点人群,鼓励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认的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
-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的心理社会干预
根据心理行为治疗形式可有个体治疗、小组治疗、家庭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单独或联合应用于不同的治疗形式与治疗场所中,动机强化治疗与预防复发是成瘾治疗的基本方法,应重点掌握。(6)增强自我效能感(Enhanceself-efficacy):帮助患者建立自信与乐观情绪,鼓励改变,使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药物滥用行为。
-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
-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5.对筛查出的疑似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或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转诊到基地医院进行规范化诊治;
-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二)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婚前保健服务。(九)产前诊断可发现胎儿某些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四十一)从出生后6个月开始,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五十三)婴儿发生腹泻,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及时补充液体,避免发生脱水。
-
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
营养指导人员需要具备为不同人群提供营养配餐的能力,指导采购、配料、加工和营养标示,制定食谱和菜品目录,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食堂分餐员帮助学生合理选餐。:1995年起,我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学校健康新理念,北京、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相继开展健康促进学校试点工作。
-
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
具有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食品的风险警示信息。第十条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拟定信息发布方案,由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简要信息,随后公布初步核实情况、应对和处置措施等,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滚动公布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