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尾节
尾节亦称尾扇(德Schwazlcher)。(1)柄眼甲壳类最后的体节(腹部第七体节)。无肢,呈板状,与第六体节的游泳足共同形成扇状的游泳器官。(2)蝎类最后部体节有毒针,剑尾类有尾剑。在多数昆虫中退化,以肛片形式残存于肛门周围。
-
鼠妇
功能主治:利咽止痛,破瘀利水。拼音名:ShǔFù英文名:Pillbug别名:伊威、蟠、鼠负、委黍、负蟠、负攀、鼠姑、鼠粘、鼠赖虫、湿生虫、地鸡、地虱、肥蛀蚋、西瓜虫、蒲鞋头虫、潮湿虫、地虱婆、豌豆虫、瓢虫、潮虫子、土孵、暗板虫、鞋板虫来源:药材基源:为卷甲虫科动物普通卷甲虫或潮虫科动物鼠妇的全体。惊风撮口;
-
对虾壳
3.黝吉对虾,体形和中国对虾亦较相似,但额角上缘8-9齿,下缘4-5齿,额角侧沟浅,向后越浅,向后越浅,至胃上刺下方消失,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蛋白水解后得胱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色氨酸、酪氨酸、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等多种氨基酸。性味:味甘;
-
山螃蟹
拼音名:ShānPánɡXiè别名:纵横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溪蟹科动物束腹蟹的全体。背面光滑具微细凹点,额后隆脊显着。螯足不对称,长节背缘近末端处具1小锐齿,内外侧面具细皱襞,腹面光滑,腕节内末角具1锐刺,掌节光滑,两指长,内缘具不等大的钝齿。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山溪中。肾经功能主治:活血止痛;
-
行夜
《*辞典》:行夜:出处:《别录》拼音名:X nɡY 别名:负盘(《别录》),屁盘(陶弘景),夜行(《本草拾遗》),气蠜(《纲目》)。触角丝状,11节。跗节5节,雄虫前肢的跗节膨大。成虫栖于石块及朽木下,昼伏夜出,捕食小虫,遇刺激则于肛门腺放出黄色恶臭的气体。功能主治:《别录》:疗腹痛,寒热,利血。
-
羊毛绒球蟹
头胸甲前侧缘具2锐齿,后侧缘具1钝齿。螯足对称,长度与头胸甲长近似,指、掌及腕节均光滑,长节密具绒毛,指节内缘具细齿,步足均为圆柱形,第1对步足长约为头胸甲长的2倍,其他步足长度依次渐短,所有步足除指节外均密具短绒毛,唯第1步足指节的基半部亦密具短绒毛。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燥湿的功能。
-
鱼虱子
《*辞典》:鱼虱子: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Y ShīZi别名:鱼鳖、鱼寄生来源:为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的全体。2节,胸肢共有7对。性味:咸,寒,无毒。附方:①治噎膈气逆,胸前胀痛:鱼虱子、茴香虫。②治胸胃疼痛:鱼虱子、狗宝末、地苦胆、地龙、蝼蛄、犀角末、酒军、青藤香、苡仁、佛手片、鱼脑石。
-
詹氏琵蝎
中文名:詹氏琵蝎拉丁名:ScorpiopsjendekiKovarík中文目名:蝎目中文科名:真蝎科中文属名:琵蝎属有毒/泌毒部位:尾针毒素类型:血液毒毒性:动物毒素,蝎毒素(哺乳类神经毒素;甲克类毒素)蝎毒干扰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系统,也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还通过影响内分泌干扰体内内环境的稳定机制;
-
海虾
伊势虾肌肉水提出物中,含以下各种物质(每公斤新鲜肌肉所含克数):6-羟基嘌呤0.16,精氨酸5.2,组氨酸0.013,赖氨酸0.35,甜菜碱2.4,丙氨酸0.35,脯氨酸0.1,牛黄酸少量,乳酸0.2,酪氨酸也存在。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与海虾相克的食物虾忌与某些水果同吃。
-
蝼蛄虾
鲜用或晒干。氖步足均生有密毛,第1步足呈亚螯状,雄性较大,其掌节背腹两缘均有小齿,腕节背缘有1列小刺,第2步足不呈螯状,第3、第4步足较瘦长,第5步足末端呈小螯状。腹部扁平,雄体没有第1腹肢,雌体的第1腹肢为单肢、细小,第6腹节及尾节均稍向腹面弯曲。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通乳。
-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后有三种走向:①在节内更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由脊髓第1~3腰节的侧角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也经过交感干,组成腰内脏神经,至肠系膜下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消化道及盆腔脏器。
-
皮皮虾
腹部七节,分界亦明显,而较头胸两部大而宽,头部前端有大形的具柄的复眼一对,触角两对。适宜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无力之人食用;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与皮皮虾相克的食物虾忌与某些水果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