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心血管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内与调节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统称为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交感中枢位于延髓腹外侧部,分别通过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调节心和血管的活动。心血管中枢经常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称为紧张性活动,包括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和心血管交感中枢紧张性,并存在交互抑制现象。
-
延髓心血管中枢
但如果将横断水平逐步移向脑干尾端,则动脉血压就逐渐降低,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升血压反射效应也逐渐减弱。一般认为,延髓心血管中枢至少可包括以下四个部位的神经元:(1)缩血管区:引起交感缩血管神经正常的紧张性活动的延髓心血管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延髓头端的腹外侧部,称为C1区。
-
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是指机体在进行反射活动时,所产生的效应往往不是一次就能达到适宜的程度,必须经过多次的反馈调节,才能达到最适效应。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例如,排尿反射进行时,当膀胱收缩时尿流刺激了尿道的感受器,传入冲动进入中枢进一步加强中枢的活动,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膀胱收缩更为加强;
-
颈动脉体
动脉血液的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H浓度增加等,可以刺激化学感受器,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感受动脉血缺氧是十分重要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发放的神经冲动沿窦神经传导至延髓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地调节呼吸系统(主要)和心血管系统的活动。
-
减压反射
减压反射即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已高于压力感受器的阈值水平(其阈值为6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因此,减压反射经常在进行,维持心血管中枢的紧张性,保持动脉血压于正常范围。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减压反射活动加强,血压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