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味石膏散
《证治宝鉴》卷十处方当归、地黄、荆芥、防风、石膏、升麻、玄参、丹皮。功能主治面肿连齿痛,出血。
-
奔豚饮
《证治宝鉴》卷九处方芍药、川芎、茯苓、葛根、半夏、甘草、当归、甘李根皮。功能主治肾积,小腹如江豚跳跃上冲。
-
虫牙漱方
处方:芫花、细辛、川椒、雷丸、鹤虱、蕲艾、小麦、细茶。功能主治:虫牙。用法用量:煎汤漱口。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
调滞汤
处方:黄连、半夏、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白芍。功能主治:久痢腹痛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附子六一汤
处方:附子1钱,黄连6钱。功能主治:心痛,热疼久不愈。用法用量:上药同浸,炒,去附,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黄连阿胶二味丸
处方:黄连、阿胶。功能主治:大孔痛,有湿热之毒流于大肠。用法用量:为丸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稼穑散
处方:谷芽、人参、藿香、甘草、陈皮、苍术、栀子、葶苈、豆蔻、苏梗。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右胁痛。用法用量:内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九味流气饮
处方:赤芍、羌活、荆芥、防风、桂、川芎、当归、连翘、金银花。功能主治:遍身流痰,起泡作赤肿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湿,加苍术。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二
-
参茸归桂饮
处方:人参、鹿茸、当归、桂枝。功能主治:疟疾,素虚人或病后、疮后、产后有汗者。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天一生津饮
《证治宝鉴》卷四:组成:怀生地、人参、天花粉、天门冬、麦冬、肥知母、宣木瓜、白芍、当归、生甘草、升麻。功效:养血滋水。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水煎服。
-
行气和血却风汤
《证治宝鉴》卷八:组成:二防、芩、薄、陈、归、枳、槟、膝、茵陈、瓜、荆芥、羌。主治:痢后风,遍身疼痛,手足拘挛,不能举动下床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
信枣散
《证治宝鉴》卷十:方名:信枣散组成:大枣(去核)、信石、人中白、铜青末。主治:牙疳。制备方法:上将信石纳入大枣内,烧存性,加人中白、铜青,研末敷。
-
牵正汤
《证治宝鉴》卷一:方名:牵正汤组成:白附、羌、防、芥、麻黄、薄、蝎、星、芩、翘、连、桔、草、乌、芍、术、归、芎。主治:中风,口眼斜。
-
通玄消肾散
《证治宝鉴》卷九:方名:通玄消肾散组成:玄胡、猪苓、柴胡、甘草、连翘、山栀、泽泻、苍术、白术、青皮、陈皮、乌药、木香、茴香。主治:小肠气走痛。
-
增损资胃饮
《证治宝鉴》卷十二:方名:增损资胃饮组成:四兽饮去草果,加藿香、厚朴、川芎、当归。主治:脾虚身痒,卒然一身痒不可住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
黄连白术饮
处方:黄芩、黄连、生地、白术、石斛、甘草、人参。功能主治:中消,不能用下法者。摘录:《证治宝鉴》卷四
-
驱风夺命散
《证治宝鉴》卷十:方名:驱风夺命散组成:葱白、干姜、羌活。主治:雷头风疼痛不能忍,白睛肿胀。用法用量:酒煎服。
-
白面饼
处方:白面2钱,砂糖2钱。功能主治:咸哮,食咸味即发者。用法用量:用饴糖饼化汁,捻作饼子,炉内煠炒,撩出,加轻粉4钱,令病人吃后吐出病根即愈。3涌3补,屡建奇功。摘录:《证治宝鉴》卷五
-
柴胡后生汤
处方:羌活、独活、柴胡、白茯苓、桔梗、五味、黄芩、薄荷、藁本、甘草、白芷、川芎、芍药、蔓荆。功能主治:眼劳役及珠陷。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
苁蓉饮
处方:苁蓉、当归、地黄、桃仁、陈皮、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功能主治:肾阴不足,两尺脉弱,大便秘。用法用量:兼服紫苏粥。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
黄连栀子汤
处方:黄芩、黄连、栀子、降香、神曲、木香、槟榔、川芎、香附、芒消。功能主治:心膈疼。用法用量:水煎,加姜汁、童便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加味调中汤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神曲、麦芽、木香。功能主治:服药过多,胃气薄弱,稍为饮食所压,其头即痛。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加味茯神散
处方:沙参、黄连、人参、甘草、菖蒲、茯神、远志、羚羊角、赤小豆。功能主治:妄言妄见妄闻挟热者。摘录:《证治宝鉴》卷二
-
加味推气散
处方:片姜黄、甘、桂、桔、陈皮、半夏、姜。功能主治:右胁痛。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金银汤
处方:白姜、黄连对半。功能主治:伤寒协热自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蠲痹饮子
处方:赤芍、当归、黄耆、甘草、片子姜黄、羌活。功能主治:周痹。在血脉中上下游行,周身俱痛。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二
-
麻黄钩藤散
处方:钩藤、柴胡、半夏、甘草、菊花、枳壳、麻黄、石膏、葛根。功能主治:肝厥如痫疾不醒,呕吐眩晕者。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牛蒡槐花饮
《证治宝鉴》卷十:组成:牛蒡2钱,槐花(炒)2钱,僵蚕(炒)2钱,黄连1钱5分,黄芩1钱,桔梗1钱,陈皮1钱,连翘1钱,紫苏1钱,玄参2钱,甘草3分。主治:双乳蛾之心火壅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肾气汤
《证治宝鉴》卷九:方名:肾气汤组成:橘核、巴豆、川楝、玄胡、青皮、牡丹皮、薯蓣、木通、白芷、芍药、沉香、泽泻、桂、甘草、槟榔。主治:肾积。
-
肾约汤
《证治宝鉴》卷四:方名:肾约汤组成:黄耆、人参、升麻、杞子、山药、益智仁。主治:肾水不升,频频渗下,以致消渴。用法用量:水煎服。
-
青龙饮
《证治宝鉴》卷十二:方名:青龙饮别名:青龙散组成:首乌、威灵仙、地黄、防风、荆芥穗、仙灵脾。主治:阳明经风气自盛,循经而发之目黄。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附注:青龙散(《嵩崖尊生》卷十一)。
-
青铅六味饮
《证治宝鉴》卷五:方名:青铅六味饮组成:熟地、萸肉、茯苓、山药、丹皮、泽泻、青铅。功效:壮水镇阳。主治:由纵欲而竭其肾真,阳元阴腾或阴伤阳越所致的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