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香草
化学成份:全草含有一种抗菌有效成分兰香草素钠另含挥发油燃戏化合物,包括有;2.2.抑菌作用:兰香草醌钠用试管稀释法,0.39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3.12mg/ml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6.25mg/ml对乙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煎水外洗治风湿骨痛及皮肤瘙痒。
-
九层塔
别名:兰香草、山薄荷、石上香,九层塔、对对花。2.治湿疹、皮肤瘙痒,捣汁涂或煎水洗;功能:疏风解表,化湿和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治:1.治感冒头痛,发热咳嗽,中暑,食积不化,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泻痢,风湿痹痛,遗精,月经不调,煎服:5~全草含黄酮类如槲皮素、芸香苷、迷迭香酸、圣草素及其糖苷;
-
山薄荷
马鞭草科植物兰香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山薄荷:山薄荷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1.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产后瘀血作痛。炒炭用止吐血,衄血。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青兰的全草。苞叶长圃状楔形,在边缘下方有细长芒状的刺毛,小苞长圆状楔形,边缘具长芒状刺毛;
-
对对花
概述:对对花为中药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兰香草之别名。别名:山薄荷、石上香,九层塔、对对花。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散瘀。1.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产后瘀血作痛。药理作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
石上香
概述:石上香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兰香草之别名。别名:山薄荷、石上香,九层塔、对对花。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散瘀。1.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百日咳,慢性气管炎,月经不调,崩漏,白带,产后瘀血作痛。药理作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
莸属
多年生草本、直立或披散灌木;花冠左右对称,冠管短,圆柱形,5裂,其中一片较大,边缘有皱纹或有睫毛;子房为不完全的4室,有胚珠4颗;属下物种单花莸、光果莸、灰毛莸、灰毛莸(原变种)、金腺莸、兰香草、兰香草(原变种)、毛球莸、蒙古莸、三花莸、三花莸(原变型)、狭叶兰香草、腺毛莸、香莸、莸、粘叶莸、锥花莸
-
广东耳草
拼音名:GuǎnɡDōnɡěrCǎo别名:甜草来源:茜草科广东耳草Hedyotiscantonensis[OldenlandiacantonensisHow],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江西、广东。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黄疸型肝炎:广东耳草、兰香草、虎刺根、猪肝各2两,水炖,服汤食肝。外用治外伤出血:广东耳草叶、山胡椒叶各适量,晒干研末,麻油调擦。
-
毛莸
拼音名:MáoYóu别名:兰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毛球莸的花和叶。单叶对生;花冠长约6mm,淡蓝色或淡紫色,上部5裂,二唇形,下唇中裂片较大,边缘流苏状,裂片外具长柔毛及腺点,花冠管长约5mm,喉部具毛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3300m的山坡灌丛或河谷干旱草地。性味:辛;
-
抗癌平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KangaipingWan标准编号:WS3-B-3844-98处方:珍珠菜1340g藤梨根1340g香茶菜1340g肿节风1340g蛇莓720g半枝莲1730g兰香草720g白花蛇舌草720g石上柏720g蟾酥3g制法:以上十味,除蟾酥外,其余珍珠菜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至适量,喷雾干燥,用水泛丸,干燥。
-
甜草
出处:《江西草药》拼音名:Ti nCǎo别名:野甘草、山甘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广州耳草的全草。6毫米,管狭,喉部稍扩大,裂片卵状披针形,约与管等长。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的山坡、荒地。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附方:①治黄疸型肝炎:广州耳草、兰香草、虎刺根、猪肝各二两。②治外伤出血:广州耳草叶、山胡椒叶各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