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蛔汤
处方人参7分,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炒黑)5分,乌梅2个,花椒(去目)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寒吐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回春》卷二
-
导赤汤
处方:木通、滑石、甘草梢、黄柏、茯苓、生地黄、枳壳、白术、栀子。功能主治:溺如米泔色。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回春》卷四
-
断砂散
处方:甘草、干姜、川乌(炮)、枯矾(炒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青筋。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水送下。摘录:《回春》卷三
-
海仙膏
处方:赤葛、苦参各等分。制法:上锉片,用香油浸过,煎至焦枯滤去滓,称香油1斤净,再煎沸,徐徐入蜜陀僧、水粉各4两。功能主治:风损诸疮,痈疽肿毒。摘录:《回春》卷八
-
焊肺丹
别名:保肺丹处方:蜡矾丸。功能主治:护膈膜,不致溃透心肺。主肺痈。用法用量:保肺丹(《寿世保元》卷六)。摘录:《回春》卷五
-
咳逆丸
处方:花椒(微炒出汗,去自)。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呕逆。用法用量:每服15丸,醋汤送下。摘录:《回春》卷三
-
立患丹
处方:艾叶2两,葱头1根(捣烂),生姜1两5钱(捣烂)。功能主治:湿气两腿作痛。用法用量:上用布共为1包,蘸极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摘录:《回春》卷五
-
练阳汤
处方:苦楝根皮2钱,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小儿蛔虫。用法用量:加生姜,煎服。摘录:《回春》卷七
-
参花散
处方:人参、天花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咳嗽发热,气喘吐血。用法用量:每服5分,蜜水调下。摘录:《回春》卷七
-
四明饮
《回春》卷五:组成:大黄、葛花、泽泻、石决明各等分。主治:一切眼目肿。用法用量:水煎服。制备方法:上锉1剂。
-
攻毒丸
处方:有子蜂房(焙干存性)。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黄酒送下。摘录:《回春》卷四
-
内府仙方
《回春》卷二:组成:福建靛花3钱,火酒1钟,鸡子清1个。主治:大头瘟病,面肿项肿。用法用量:打匀吃。
-
消胀散
《回春》卷七:方名:消胀散组成:萝卜子(炒)、苏梗、干葛、陈皮、枳壳各等分,甘草少许。主治:小儿腹胀。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食少者,加白术。制备方法:上锉。
-
清胃养脾汤
《回春》卷七:方名:清胃养脾汤组成:黄芩、软石膏、陈皮、白术(去芦)、甘草各等分。主治:脾虚胃热,小儿爱吃泥土。用法用量:水煎服。
-
斑白散
处方:斑蝥(去翅足,炒)1钱,白芷8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便毒。用法用量:每服6分,空心黄酒送下。摘录:《回春》卷八
-
黄金饼
处方:干黄土。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好吃泥土。用法用量:浓煎黄连汁和为饼,食之立愈。摘录:《回春》卷七
-
五通膏
《回春》卷七:别名:经验五通膏组成:生地、生姜、葱白、萝卜子、田螺肉各等分。主治:小儿脐风撮口。用法用量:搭脐四围1指厚,抱住1时。有屁下泄而愈。制备方法:上共捣烂。附注:经验五通膏(《寿世保元》卷八)。
-
仙传方
《回春》卷七:组成:老杉木(烧灰)、腻粉。主治:风热所致的外肾焮赤肿痛,日夜啼叫,不数日,退皮如鸡卵壳,愈而復作。用法用量:清油调敷患处。
-
蜜梨噙
《回春》卷七:方名:蜜梨噙别名:蜜雪梨组成:甜梨1个。主治:咳嗽喘急。用法用量:刀切勿断,入蜜于内,面裹,灰火煨熟。去面吃梨。附注:蜜雪梨(《经验广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