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涎香
《中医大辞典》·龙涎香:龙涎香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痰开窍,利水通淋。主治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神昏气闷,淋证。《全国中草药汇编》·龙涎香:拼音名:LónɡXiánXiānɡ别名:龙泄、龙涎、龙腹香、鲸涎香来源:鲸目鲸科抹香鲸(巨头鲸)PhysetercatodonL.;行气散结;主喘咳气逆;
-
癫狂马宝散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DiankuangMaobaoSan标准编号:WS3-B-0669-91处方:马宝600g琥珀30g龙涎香30g珍珠(豆腐炙)3g牛黄15g制法:以上五味,分别研成细粉,过筛,配研,过筛,混匀,即得。1g,一日2次。痰热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狂,口吐涎沫,神识不清,语言谵妄,疯狂打闹,烦躁不安,惊惕失眠,哭笑无常,及精神分裂症等。
-
回苏散
处方:犀角粉1g,羚羊角粉1g,麝香0.3g,牛黄0.3g,冰片0.3g,龙涎香0.3g,珍珠粉0.3g,琥珀3g,朱砂3g,薄荷冰0.15g。主温邪内陷心包,高烧惊厥,重度昏迷。珍珠粉入心养阴,泄热潜阳,安神定惊;朱砂、琥珀入心、肝二经,安神定惊,兼有镇痛解毒之效,且朱砂能清镇少阴君火,使火不妄炎,则肝风自熄,而神明自安。
-
美容化妆品
美容化妆品是赋予各种鲜明的色彩、修饰和美化容貌的化妆品,如香粉、胭脂、唇膏、眉笔和指甲油等。(2)香水香水是用香精和溶剂混合制成的。香水中约含香精15~花露水的配方是:香柠檬油3.0%、苦橙花油0.6%、薰衣草油0.6%、丁香油0.2%、肉桂油0.5%、玫瑰油0.6%,酒精(95%)94.6%。
-
回族医药
回族医药的历史:回族医药又称回回医学,由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孕育而生,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张骞、甘英先后出使西域,其发展与兴盛则始于唐。当时唐人称阿拉伯人为大食人。到唐末五代时,回族医药家李珣著成药学著作《海药本草》,之所以用“海药”命名,是因其所收录的药物多来自海外。
-
达生丹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蜡皮封固。功能主治:调经益气,养血安胎。主妇人气虚血亏,胎动不安,经期不准,胸满腹胀,腰疼腿酸。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戈制半夏
处方:姜半夏4两,龙涎香1钱,毛橘红2钱,伽楠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用化橘红5钱熬水,竹沥水1两,红曲兑色,江米面糊成饼,每个重5分,晒干即成。功能主治:舒气降逆,化痰止喘。主中风痰厥,蓄饮呕吐,哮喘咳逆,肝郁胃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研粉,用温开水冲服。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鲸
鲸是哺乳纲的1目,名称来自希腊文ketos,即“海怪”。原鲸出现于始新世,在始新世晚期衍生出齿鲸,到渐新世才有须鲸出现。须鲸亚目的种类在出生后即无牙齿。胸骨为单一结构,只与第一对肋骨有关节相联;母兽在生殖孔旁有1对裂缝,乳头在里面,内有大量奶汁,靠肌肉收缩挤进幼兽口中。
-
龙腹香
概述:龙腹香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龙涎香的别名。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痰开窍,利水通淋。主治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神昏气闷,淋证。药理作用:本品药理与麝香相似,小量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量则表现抑制;对离体心脏有强心作用,对整体动物则引起血压下降。
-
赤霆救疫夺命丹
处方:真水安息香(即龙涎香)6分,廉珠粉1分,西牛黄1分,当门子5分,梅花、冰片5分,净硼砂2钱,明雄黄2钱(用马牙火消1钱2分,用熔银罐同煅炼,和凝成丹),飞净辰砂2钱,明矾2钱(生用),真血珀1钱,生玳瑁屑2钱,猪牙皂角末1钱,川郁金2钱,赤金箔9张,公丁香1钱,广木香1钱,乌沉香1钱,白檀香1钱。
-
嗅质
嗅质qualityofodor由嗅觉这种单一的感觉形式可辨别的质,亦即气味的种类。现在认为,包括昆虫类在内的其它各种动物也显有与上述对人的分类大致相平行的嗅物质的辨别能力.为了对气味作客观的分类,正在研究嗅物质的化学结构、分子内部振动与气味的关系,以及嗅感受器和嗅叶对各种嗅物质不同的电活动(动作电流)。
-
肺病统系丸
另兑龙涎香1钱。制法:以前药膏加冷开水泛为小丸,晒干,每16两用珍珠母粉1两为衣。功能主治:润肺止嗽,化痰定喘。主肺气不清,咳嗽痰盛,胸满作喘,呼吸不均。用法用量:每服2钱,1日2次,温开水送下。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