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风散
白附子(炮)、羌活(去芦.炮制:上为细末。一切头风;主治:贼风,口噤昏沉,半身不遂,风毒入脏,口面斜。每日空心服2钱,好茶送下。《普济方》卷七十三:方名:追风散组成:川乌1两,防风1两,细辛1两,甘草(炙)1两,川芎1两,白芷1两,荆芥1两,苍术1两,草乌半两,薄荷、全蝎。用法用量:食前清茶或酒调下。
-
追风膏
用于受风受寒,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腰酸腿软,手足拘挛,肩背疼涌,行步艰难。制备方法:上切,用香油192两,文武火炸枯,去滓过滤,炼至滴水成珠,再入黄丹72两成膏,取出放入冷水中出火毒后,加热溶化,另兑细料丁香1钱,没药3钱,雄黄3钱,檀香3钱,血竭3钱,麝香1钱,乳香3钱,冰片1钱(研细和匀)。
-
镇心追风散
《圣济总录》卷十四:方名:镇心追风散别名:追风散组成:干蝎(去土,首尾全者,去爪,生用)4枚,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乌头(生,去皮脐)1分,白附子(生)1分,天南星(生)1分,丹砂(研)1钱半,麝香(研)半钱,龙脑(研)半钱,半夏(生姜汁浸1宿,切,焙)1分。功效:分涎利膈,安神定志。主治:小儿惊风。
-
追水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方名:追水散别名:追风散组成:真炭灰4两,豮猪胆1枚,蛤粉2两。主治:水毒入诸疮,肿痛不止。如疮口合者,以针挑破掺之,水即出。制备方法:上细罗灰。以纸一幅铺地上,摊灰可两指厚,取猪胆汁倾灰上,经宿,取湿着灰晒干,入蛤粉同研匀。附注:追风散(《普济方》卷二七五)。
-
涤秽漱口散
处方:羌活、防风、甘草、贯众、香附、荆芥、藿香、川芎、寄奴、银花。功能主治:白粉疯,形如白粉,肌肤如霜,服追风散3日后,唇肿,牙缝出血,遍身如刀刺,口臭。用法用量:水煎,漱口,吐出毒涎。注意:吐出漱水,不可咽下;吐时须用有盖桶盛之,埋过,勿令好人染其毒也。摘录:《秘传大麻疯方》
-
散寒活络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anhanHuoluoWan标准编号:WS3-B-1440-93处方:乌梢蛇250g土鳖虫200g地龙150g独活200g羌?157g荆芥250g制川乌100g制草乌100g威灵仙200g防风250g香附(醋制)200g桂枝150g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用于风寒湿邪引起的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行步困难等。
-
革质红菇
拼音名:GéZhìHónɡGū别名:大红菇、红菌子、青杠菌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革质红菇的子实体。菌柄近圆柱形,(4-3)cm×(1.5-3.5)c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下。菌褶等长,有的基部交叉,褶间有横脉,乳黄色或淡赭黄色,褶的前缘带红色。性味:甘;性平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
莲座革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座革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革菌科革菌ThelephoravialisSchw.,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树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山西太原“舒筋丸”原料之一。
-
杂蘑
拼音名:ZáMó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雅致多孔菌和白蘑科真菌硬柄小皮伞的子实体。管口面近白色至淡灰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阔叶树的腐木及枯枝上,偶尔也生于针叶树的枯枝上。菌柄圆柱形,长4-5cm,直径2-4mm,内实。化学成份:含植物血凝素(lectin),氨基酸,硒,砷,及其他微量元素。舒筋活络。
-
祛风膏
功能与主治:破瘀止痛,化积消胀,追风散寒,舒筋活血。用于筋骨酸痛,四肢麻木,腰背疼痛,筋骨拘挛,肚腹寒痛,胃脘胀痛,积瘀寒块,水泻寒痢。河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普济方》卷五十二:方名:祛风膏组成:滑石、牙子盆消、舶上硫黄、乳香各等分,轻粉、脑子、麝香各少许。
-
追风活络酒
另取白酒8000g,白糖800g与红曲、紫草及上述各药同置罐内,于水浴中加热煮沸后倾出缸中密封浸泡三十天后,滤取酒液,残渣压榨后,回收残渣中酒液。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功能与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受风受寒,四肢麻木,关节疼痛,风湿麻痹,伤筋动骨。15ml,一日2次。
-
骨痛丸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功能与主治:追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受风受寒,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周身串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1次。注意:孕妇忌服。
-
腐婢
《*辞典》:腐婢: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FǔB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豆腐木的茎、叶。原形态:豆腐木,又名:满山香、小退赤、知时木、早禾柴、黑毛列、臭常山、铁箍散、臭联胆、狐臭树、追风散、凉粉叶、早禾树子、六月冻、豆腐柴、观音柴、糊拌子、臭茶、虱麻柴、土常山、小青树。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黑老头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HēiLǎoT u别名:大种黑骨头来源: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的根。性味:性温,味苦,无毒。功能主治:祛风活络,健脾利湿。注意:孕妇忌用。附方:①治风湿骨痛:鲜黑老头一两五钱,鲜羊奶奶根一两二钱,白金条根、白土牛膝、大鹅儿肠根、鲜大茨菜根、追风散根、大红禾麻根各一两。
-
水底冰
《喉科紫珍集》卷下:组成:象后、万年甘、追风散各等分。主治:口舌牙疳,喉中腐烂,臭秽难堪。用法用量:用滚水泡浸药末1时,滤药滓。将冷噙口,频换。制备方法:上为末。
-
阿魏麝香化积膏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eweiShexiangHuajiGao标准编号:WS3-B-0298-90处方:阿魏250g麝香10g透骨草125g千年健60g钻地风60g川牛膝60g杜仲60g附子60g当归60g防风60g高良姜60g甘草30g川乌30g草乌30g白芷60g穿山甲100g细辛60g肉桂60g制法:以上十八味,除麝香研细,阿魏、肉桂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
铜钱菌
拼音名:TónɡQiánJūn别名:环纹苦乳菇、蘑菇、环纹乳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劣味乳菇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rsimsulsus(Fr.)F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晒干备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混交林下。菌柄长3.5-6.5cm,直径约1.6cm,类白色或浅肉色,松软或中空。有毒功能主治:追风散寒;
-
磨风丸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急救仙方》:方名:磨风丸组成:川当归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川芎(小者)1两,明天麻1两,细辛1两,防风1两,荆芥1两,威灵仙1两,麻黄(去节)1两,何首乌1两,石京子1两,牛蒡子1两,虾(虫麻)叶1两,皱面草(即地松)1两,苍耳草1两。同时用洗药:地骨皮、荆芥、苦参、细辛各三两。
-
平菇
2.平菇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故可作为体弱病人的营养品,对肝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软骨病、高血压等都有疗效,对降低血胆固醇和防治尿道结石也有一定效果,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可起调理作用。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