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柱
定义:直肠柱即肛柱(analcolumn)。《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阴道后壁膨出修复术
阴道后壁膨出修复术适应证1.会阴陈旧性裂伤、阴道口松弛、直肠膨出者。图15分离阴道后壁上达阴道上1/3图16分离阴道壁两侧达直肠柱3.分离阴道后壁沿切口紧贴阴道壁进行分离,下起会阴体,上达阴道上1/3(图15)双侧达直肠柱(图16)。图19阴道宽度能容二指图20暴露提肛肌5.缝合提肛肌暴露右两侧的提肛肌(图20)。
-
肛柱
定义:肛柱(analcolumn)又称“直肠柱”。《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
-
肛瓣
定义:肛瓣(analvalve)是指两个相邻肛柱基底之间的半月形皱襞。《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环形肌在肛管处特别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隐窝
定义:肛隐窝(analcrypt)又称“肛窦”,是指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袋状小陷窝。《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肛乳头
定义:肛乳头(analpapilla)是指肛管与肛柱连接部位的三角形乳头状隆起。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cm,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齿线
定义:齿线(dentateline)是指肛瓣与肛柱基底部共同在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锯齿状的环形线。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cm,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肛窦
定义:肛窦即肛隐窝(analcrypt),是指肛瓣与两个相邻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袋状小陷窝。《针灸聚英》卷一:“大肠下接直肠,直肠下为肛门。”围绕肛门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
-
齿状线
定义:齿状线即齿线。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cm,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门内括约肌
定义:肛门内括约肌(internalanalsphincter)是指直肠末端环形肌增厚形成的由植物神经支配的平滑肌。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
-
肛门外括约肌
定义: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analsphincter)是指环绕肛管的由肛神经支配的具有括约肛门作用的横纹肌。外括约肌有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个部分。直肠全长12cm。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直肠壶腹
即大肠的末端。3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6个米粒大小、黄白色的乳头状突起,称肛乳头。
-
肛直角
定义:肛直角(anorectalangle)是指直肠下段与肛管轴线形成的近似90°的夹角。即大肠的末端。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直肠瓣
即大肠的末端。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
-
肛管直肠环
定义:肛管直肠环(anorectalring)是指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邻近的部分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纤维共同组成的肌环。即大肠的末端。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