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性疾病
放射性疾病(radiation-induceddiseases)电离辐射所致损伤或疾病的总称。
-
GBZ 112—2017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
——名词术语中删除了应急照射、个人剂量计、生物剂量计、工作场所监测及生物样品分析,修改辐射工作人员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检测为个人剂量监测、医学追踪观察为医学随访,增加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本标准适用于接受职业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罹患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剂量评估原则是放射性疾病特有的内容。
-
GBZ 98—2017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
基本信息: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98—2017《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Healthrequirementsforradiationworker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05月18日《关于发布〈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判断规范〉等9项卫生标准的通告》(国卫通〔2017〕4号)发布。
-
GBZ 169—2020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
4诊断程序:4.1接诊: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履行职业病诊断告知义务,告知放射工作人员(简称“就诊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工作流程,发放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就诊指南。2.职业史(包括非放射工作史、放射工作职业史和异常照射史);放射性皮肤癌:在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基础之上,多伴有难愈合性溃疡。
-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计划的调整应经卫生部批准。(一)职业卫生标准的范围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原卫生标准体系中的劳动卫生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中的职业照射部分。(五)科研成果本办法根据(84)卫科教字第75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部门的有关规定。
-
环境性疾病
有慢性中毒性疾患,如城市大气污染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有急性中毒性疾患,如50年代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如职业中毒、尘肺、热射病、日射病、潜涵病、高山病、航空病、电光性眼炎、振动性疾病、放射性疾病,以及职业性的难听、炭疽、皮肤病、白内障、森林脑炎等。
-
CT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名称:CT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CT检查特点:用于结核病的诊断,CT检查具有以下特点。(5)临床考虑为原发综合征或纵隔淋巴结核时,可进行CT增强扫描,评价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强化特点,有助于诊断。通常进行三期扫描,即在每秒注射造影剂,如碘海醇(欧乃派克)或碘普胺(优维显)2.5~1.5mm)高分辨CT(HRCT)扫描。
-
荧光缩影检查
名称:荧光缩影检查适应证:荧光缩影片有35mm、70mm、100mm、110mm四种,目前常用的是100mm缩影片。3.用于常规体检。禁忌证:1.放射性疾病患者。4.受检者脱去上衣,只留背心或内衣,注意卷起发辫,去除项链、膏药等一切体外物品,戴铅帽。3.采用常规暗室洗片或专用洗片机冲洗。2.阅读缩影片时,两名医生必须独立作出判断。
-
摄片
②投照位置: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患侧靠片,身体矢状面与暗盒平行,两足分开站稳,患侧手臂上举抱头,腋部紧靠暗盒,健侧上肢垂于身旁,并可提一沙袋,使肩部下垂,暗盒上缘超出肩部。2.标准正位胸片应符合的条件:(1)适当的黑化度:代表组织和器官的密度。(4)微小的失真度:减少影像的半影而增加细微结构的清晰度。
-
胸部透视
名称:胸部透视概述:胸部X线透视是诊断肺结核病变的最常用方法,适合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常规检查方法。3.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6.气胸和胸腔积液穿刺定位。方法:1.透视操作,先放大X线荧屏视野,对胸廓进行全面观察,然后缩小视野,自上而下,左右对比,并转动患者体位,然后观察心脏、纵隔、横隔、肋膈角等情况。
-
医学随访
对放射性疾病而言,医学随访(medicalfollowupobservation)是指以发现电离辐射作用的远后期健康效应为目的,对受到超剂量限值照射者和意外辐射事故照射者进行长期系统的医学追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