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中心
血液中心(bloodcenter)是指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设置的血站。
-
血站管理办法
一般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第四十九条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执业除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二章第二节一般血站的执业要求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按照卫生部规定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特殊血站的基本标准、技术规范等执业;(二)已被注消的血站,仍开展采供血活动的;
-
血站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血站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5月2日卫计生发〔2013〕23号印发,2005年印发的《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卫医发〔2005〕500号)同时废止。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血站管理办法》中的一般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保障采血点建设,提高献血者招募能力和献血服务水平;
-
WS/T 401—2023 献血场所配置标准
10.2献血场所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血小板振荡保存箱、血液冷藏箱、血细胞分离机、离心机、电子采血秤、移液器和身份证识读器等。11.3献血场所应配备献血者健康检查及血液采集所需的物料,如标本管、血红蛋白检测试剂、血常规检测试剂、全血采集血袋、血细胞分离机专用耗材、止血带、胶布和口罩等。
-
血站管理办法(暂行)
第六条血站设置:(一)血站分为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基层血站或中心血库等,负责指定的服务区域的采供血工作。第二十八条血站在采集检验标本、采集血液和成分血分离时,必须使用有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批准文号和有效期内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器材,用后必须在血液管理监督员监督下按规定及时销毁并作记录,避免交叉感染。
-
WS 399-2012 血液储存要求
3.6冰冻血浆frozenplasma采用物理的方法在全血的有效期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从新鲜冰冻血浆中分离出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将剩余部分冰冻呈固态的成分血,或新鲜冰冻血浆一年保存期满后的血浆。红细胞保存液为CPDA-l或MAP的悬浮红细胞保存期为35d。解冻并在开放系统混合后应4h内输注。
-
WS/T 825—2023 血站业务场所命名标准
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WS/T203输血医学术语WS399血液储存要求WS/T401献血场所配置要求3术语和定义:GB18469、WS/T203和WS/T4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2采供血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放行、血液储存发放和质量控制场所。血液成分的制备使用和质量保证指南.
-
WS 399—2023 血液储存标准
——增加了全血和去白细胞全血保存期“当密闭系统变为开放系统,保存期为24h,且不超过原保存期。”——删除了病毒灭活冰冻血浆中“使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的描述(见2012版的9.5);
-
WS/T 551—2017 献血不良反应分类指南
采血针进针或拔针时损伤神经,在穿刺进针或拔针时立刻发生放射性剧烈疼痛,常伴有感觉异常。在单采过程中,较大量枸橼酸盐回输到献血者体内,可引发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主要表现有寒战、发热、烦躁、胸痛、背痛、腹痛、恶心、呕吐、腹泻、面色潮红、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全身出血及血红蛋白尿、少尿或无尿等。
-
WS 400—2023 血液运输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造血干细胞等特殊血液成分的运输。按照GB15982规定的方法,对血液运输车辆内壁或运输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内壁表面菌落数应小于或等于10CFU/cm2。B.3温控车辆箱体温度测定方法:根据温控车辆的长度和有效容积设置温度测点,不应少于5个,分2层或3层布置,均应分布在全血及成分血可能存放的位置。
-
WS/T 401-2012 献血场所配置要求
11.2献血场所应配备医用消毒剂、医用手套、血型检测试剂、血红蛋白检测试剂、一次性采血针(或注射器)、止血带、血袋、标本管、献血条形码、无菌纱布、医用胶布、无菌棉签、绷带、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和容器、接触血源性病原体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药品、末梢采血针、末梢血收集用毛细管、创口贴等。
-
WS/T 811—2022 血站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标准
4通用功能:4.1总体框架:血站信息系统总体功能框架由献血者服务与健康检查、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储存、发放与运输和质量管理等六部分组成。宜具备数据比对和趋势分析功能。对有制备时限的血液,如新鲜冰冻血浆、去白细胞血液、辐照血液、冰冻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等应予以控制或提醒。
-
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
(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以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强化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检测服务能力和实验室管理水平。合理配置血站实验室检测资源,充分发挥血液中心技术示范以及质量监督作用,逐步形成以“血液中心加强质量控制、基层血站延伸采供血服务”的模式,即“质控上收、服务下沉”。
-
WS/T 400-2012 血液运输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造血干细胞及衍生血液制品的运输。b)固定冰点材料控温:在运输过程中,应能维持适宜的温度(见4.3),满足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成分,血浆类血液成分,血小板,冷沉淀,冰冻红细胞的运输要求,并应注意以下事项:—运输全血及红细胞类血液成分时,不得使用-65℃或以下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冰点材料或干冰。
-
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或经临床专家综合评估需要进行血浆治疗的患者。有亚甲蓝过敏史的严禁使用经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主要输注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呼吸困难、过敏反应、输血相关低血压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感染性输血反应、其他/未知等。
-
GB/T 33418—2016 环氧乙烷灭菌化学指示物检验方法
基本信息:ICS11.080C5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3418—2016《环氧乙烷灭菌化学指示物检验方法》(Testmethodofchemicalindicatorforethyleneoxidesterilizationprocesse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12月30日发布,自2017年07月01日起实施。3.5标定值statedvalue;
-
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
2.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4.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
献血点
献血点(blooddonationroom)是指因采供血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由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在本辖区内设置的献血点(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