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occupationalexposure)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
GBZ 94—2014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
4.2中,劳动者致癌物职业暴露史的确证可根据劳动者职业史的相关记录,或通过对工作场所中环境状况的空气采样测量结果,或一些生物监测资料,或有过量暴露(如超过GBZ2.1中相关致癌物的浓度暴露限值)的监测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只要证明劳动者有相关致癌物的长期或反复暴露史即可满足职业暴露致癌的要求。
-
WS/T 510—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3.2病室(房)inpatientroom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4.2.5应了解本病区、本专业相关医院感染特点,包括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修订)
提供预防艾滋病感染和改变危险行为的信息;5.婴儿喂养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各类登记包括包含艾滋病咨询检测记录的婚前保健门诊登记、孕期保健门诊登记、分娩登记和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的检测结果报告单、保健手册、病历记录、随访记录等。
-
WS/T 592—2018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
A.3.4.4按要求上报医院感染暴发事件。A.5.1.5有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手卫生、清洁、消毒、隔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疗废物管理等的具体措施与流程。A.5.2.4有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的制度及措施。A.5.6.6有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与执行的流程。
-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
(七)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要及时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5、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监督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管理办法
第三章机构人员:第九条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公安机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据本辖区内现有阿片类物质成瘾者分布状况和需求,结合辖区内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规划维持治疗机构的数量和布局,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二)按规定参加维持治疗相关培训;第四十六条本办法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78号)
基本信息:《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78号)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1年8月6日印发。隔离病区工作结束后返回其他病区工作前,应当按照规定做好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 年版)
基本信息:《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3年1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404号)印发。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感染性腹泻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
GBZ/T 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37—2011《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Diagnosisforoccupational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inducedbyirritantchemical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4月13日发布,自2011年10月01日起实施。6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参见附录A。
-
职业禁忌证
职业禁忌证的定义: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contraindication)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
GBZ/T 260—2014 职业禁忌证界定导则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60—2014《职业禁忌证界定导则》(Guidelineofidentificationofcontraindicationtojobplacemen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10月13日发布,自2015年03月01日起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
第十二条在解剖查验过程中,对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第十七条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处理,并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
入境客运航空器消毒工作方案
基本信息:《入境客运航空器消毒工作方案》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1年9月15日《关于印发入境客运航空器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100号)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代章)。航空公司在后续境内运行期间,按规定于航后开展预防性消毒。
-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八条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
采血针
定义:采血针(bloodcollectionneedle)是指用于穿刺静脉和真空采血管管盖,将血液注入真空采血管的针具,主要包括直式采血针和蝶翼式采血针,分别简称为直针和蝶翼针。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功能相关检测、采血量大于20ml时宜使用21G及以下的采血针。如使用注射器采血宜配备转注装置,并制定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的相关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