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WarningSignsforOccupationalHazardsinthe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3年6月3日发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装置的作业场所,设嚣”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
警示标识
警示标识(warningsigns)是指通过采取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或组合使用,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进行标识,以提醒劳动者或行人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危险发生。
-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五)易于清洁和消毒;第三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接触医疗废物种类及风险大小的不同,采取适宜、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为机构内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
GBZ/T 198—2007 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 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98—2007《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Guidelineforprotec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intheuseofsyntheticvitreousfibreinsulationwool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7年08月13日发布,自2008年02月01日起实施。10.2职业健康监护应与工作场所的职业风险相适应。
-
GBZ/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linesforpre-assessmentforoccupationalhazardinconstructionprojec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7年08月13日发布,自2008年02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的附录A~g)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WS/T 688—2020 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 宾馆饭店
具体调查内容与指标如下:a)鼠类:调查记录室内有鼠粪、鼠尸、鼠洞、鼠道、啮痕、爪印等鼠迹的阳性房间数,以及挡鼠板、防鼠栅栏、地漏等防鼠设施的设置情况;5.3.4.6蜚蠊防制操作结束后,清除蜚蠊卵鞘和蟑迹。5.3.6.3地下管井可进行药物滞留喷洒,积水中投放灭蚊幼药剂。表C.3给出了宾馆饭店蝇类侵害情况调查表。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造成严重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导致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未按照规定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四)从事高毒作业未按照规定配备应急救援设施或者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六)擅自拆除、停止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者应急救援设施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超出资质认可或者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或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
-
GBZ 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
3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的性能要求:3.1设备技术要求:3.1.1X射线管头组装体:3.1.1.1移动式或固定式的X射线装置管头组装体应能固定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并加以锁紧。5工业X射线现场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5.1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分区设置要求:5.1.1探伤作业时,应对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环发[2003]188号2003年11月20日起实施第一条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和规定。5、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箱体盖选用高密度聚乙烯与聚丙烯(PP)共混或专用料采用注射工艺生产。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第五十四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五十五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学科研、教学、尸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废物的管理,依照本条例执行。
-
WS 435-2013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
ICS11.020c0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435-2013《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Operationalmanagementofmedicalgaspipelinesystemforhospital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9月6日发布发布,自2014年2月1日起实施。5.113设备发生紧急情况时、操作值班人员应采用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
WS/T 657—2019 医用输液泵和医用注射泵安全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各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医用输液泵和注射泵的安全管理。b)巡视检查周期;b)维护保养周期与要求;b)故障处置程序;5.2.6警示标识清晰。6安全检测技术要求:6.1检测条件:6.1.1检测应由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6.3性能检测:6.3.1流量基本误差6.3.1.1在检测仪和输注设备上分别设定检测流量。
-
医疗卫生机构检验实验室建筑技术导则(试行)
四、通风与空气调节:第十三条检验实验室应根据房间功能、操作需求等合理确定新风量和换气次数,适用时可以利用自然通风。第十五条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时应避免交叉污染,排风应通过独立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排出。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样本制备区宜设置ⅡA2型生物安全柜,当使用高危险有毒化学物质时应采用通风橱。
-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本条例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四)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烟草制品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烟草专卖、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一)未在销售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明显标识;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品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实验室产生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国家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未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基本要求
为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规范化管理,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24号令,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45号令,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制定本标准。
-
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三、行动内容:(一)确保医疗服务要素安全。:4.强化检查检验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规范实施深静脉血栓预防,减少院内感染、深静脉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对接受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期卧床等高风险患者,实现全覆盖监测管理。五、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