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S 273—2018 梅毒诊断
4.2.3实验室检查:4.2.3.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检查或核酸扩增试验:二期梅毒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及黏膜斑,其刮取渗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或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核酸阳性(见A.1、A.2、A.3)。对一期梅毒的敏感性为74%~阴性报告:血清与致敏颗粒和未致敏颗粒均不发生凝集反应。树胶肿同皮肤树胶肿。
-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对尿液的物理、化学及形态学的检查。1.025,糖及蛋白定性试验阴性,显微镜检查可见少量上皮细胞、红细胞(离心沉淀<3个/高倍视野)、白细胞(离心沉淀<5个/高倍视野),并可有盐类结晶、无管型(蛋白质在肾小管中凝聚而成的圆柱形物体)。泌尿系肿瘤、结石、结核等也可引起蛋白尿。深黄色:胆红素尿。
-
尿5-羟吲哚乙酸
概述:5-羟吲哚乙酸(5-HIAA)是人体5-HT的代谢产物。其基本原理是:5-HIAA与1-亚硝基-2-萘酚和亚硝酸偶联呈紫色,颜色的深浅与尿尿中5-HIAA含量呈正比,因正常人尿液一般不会显紫色,故定性试验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类癌瘤患者尿中排出的5-HIAA量一般为正常量的5~相关疾病:类癌综合征、腹泻、热带性口炎性腹泻
-
尿5-HIAA
概述:5-羟吲哚乙酸(5-HIAA)是人体5-HT的代谢产物。其基本原理是:5-HIAA与1-亚硝基-2-萘酚和亚硝酸偶联呈紫色,颜色的深浅与尿尿中5-HIAA含量呈正比,因正常人尿液一般不会显紫色,故定性试验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类癌瘤患者尿中排出的5-HIAA量一般为正常量的5~相关疾病:类癌综合征、腹泻、热带性口炎性腹泻
-
灭活血清反应素试验
概述:梅毒螺旋体感染机体后,受损的细胞可以释放出一种具有抗原性的类脂,此种类脂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类脂质的抗体,为非特异性的抗心磷脂抗抗体,即反应素。操作方法:(1)玻片定性试验:将被检血清0.05ml加在专用玻片的反应圈内,并铺展均匀。以发生凝集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为该血清的反应素滴度。
-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概述: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是一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非特异性反应。用于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抗类脂抗原的反应素,常用于梅毒病人筛选和流行病学调查。按下法报告结果:非反应性(N):炭粒均匀悬浮或中央呈集一点。(2)本试验阳性可将血清(或血浆)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报告阳性的最高稀释度。
-
RPRCT
概述: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是一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非特异性反应。用于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抗类脂抗原的反应素,常用于梅毒病人筛选和流行病学调查。按下法报告结果:非反应性(N):炭粒均匀悬浮或中央呈集一点。(2)本试验阳性可将血清(或血浆)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报告阳性的最高稀释度。
-
WS/T 491—2016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指南
6.1.1.2宜使用微量移液器吸取和滴加抗原,滴加抗原量应符合6.6.2和(或)6.6.3的技术要求。提示:阴性反应。提示:定性试验有前带现象,呈高滴度状态,半定量试验已经至最终稀释度。10.6结果判定:10.6.1使用纸质反应板替代玻璃片进行VDRL试验时,反应结束后吸取反应液置载玻片上,覆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
尿糖
概述:临床上出现在尿液中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尿,偶见乳糖尿、戊糖尿、半乳糖尿等。②每分钟流经肾小球中的血浆量;当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时可导致“肾糖阈”提高,而肾小管重吸收减少时则可引起肾糖阈降低。相关疾病: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肾性糖尿、肾病综合征、半乳糖血症、肝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