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相关抗原
抗血清同样也要加以严格鉴定,包括其灵敏度、亲和力和特异性。正常值:非肿瘤疾病胸腹水:<27kU/L。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应用单克隆抗体MG7,MG9,MGb1,MGc1和MGd1的混合物及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了胸腹水中肿瘤相关抗原MG-Ags,发现胃癌和肺癌患者胸腹水中MG-Ags平均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门脉性肝硬化。
-
MG-AgSS
抗血清同样也要加以严格鉴定,包括其灵敏度、亲和力和特异性。正常值:非肿瘤疾病胸腹水:<27kU/L。化验结果临床意义:应用单克隆抗体MG7,MG9,MGb1,MGc1和MGd1的混合物及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了胸腹水中肿瘤相关抗原MG-Ags,发现胃癌和肺癌患者胸腹水中MG-Ags平均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门脉性肝硬化。
-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是机体对肿瘤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总和。较为典型的是肝癌的胚胎性抗原——甲胎蛋白(AFP),为卵黄囊及肝、肾、胎盘等胚胎组织与肝癌以及生殖腺肿瘤所共有。由于肿瘤抗原的存在,热必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并由此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肿瘤抗原
此类肿瘤抗原虽由病毒基因所表达,但与病毒本身基因表达的产物有区别,故被称为病毒相关的肿瘤抗原,常见者如SV40病毒转化细胞表达的T抗原、人类腺病毒诱发肿瘤细胞表达的E1A抗原等。此类肿瘤抗原具有明显的肿瘤特异性;由于个体发育过程中对此类抗原已形成免疫耐受,故难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胚胎抗原的杀瘤效应。
-
Ⅲ型变态反应
实验性Arthus反应可采用具有循环抗体的免疫动物以相应的抗原作皮下注射来引起,当注射在皮下的抗原弥散到局部血管时,即可与血液中的抗体相结合而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水肿、出血和坏死,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明显,常伴有血栓形成,局部的缺血更加重了组织的损害。
-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
实验性Arthus反应可采用具有循环抗体的免疫动物以相应的抗原作皮下注射来引起,当注射在皮下的抗原弥散到局部血管时,即可与血液中的抗体相结合而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激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水肿、出血和坏死,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明显,常伴有血栓形成,局部的缺血更加重了组织的损害。
-
糖链抗原125
概述:糖链多肽抗原125,又称糖类抗原125、癌抗原125,其是一种糖类肿瘤相关抗原,是一种大分子的多聚糖,主要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液中。相关疾病: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胰腺癌、胆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子宫内膜异位、肝硬化、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