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概念
如哲学的阴阳概念转化为医学的阴阳概念,又衍化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概念;与脏腑概念交叉,又发展出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概念。甲病员的病是心阴虚还是心阳虚,乙病员的病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是运用科学概念进行理性思维。如果把这些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互混淆,就会概念混乱,造成误诊。
-
概念掌握
概念掌握又称概念获得,指个体借助词语的帮助,把前人已形成的概念,通过个体头脑的思维活动,转变为个体头脑里的概念的过程。二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具备同化新概念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者认知活动的积极参与。教学中为便于掌握科学概念,必须注意:(1)提供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如实物、表象回忆、表情动作等;
-
科学抽象
科学抽象是在科学研究中透过现象抽取本质的思维过程。是科学研究从感性经验阶段向理性思维阶段的升华,是科学研究中基本的思维方法之一。建立科学概念和理论离不开科学抽象,运用科学理论来处理实际问题也离不开科学抽象。在临床上对于一个具体病人,依据“四诊”所获资料辨为“寒证”或“热证”,也是一个抽象过程。
-
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都有,而自然科学的革命更具代表性,许多情况下所讨论的科学革命实际是指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质的飞跃,最典型的是以经典力学和电磁理论为代表的近代科学革命,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带头的现代科学革命。
-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以探索科学问题获取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科学活动。现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选定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通过观察和实验搜集经验材料,运用科学思维建立概念、观点、理论。
-
一般系统论
20世纪20年代,贝塔朗菲在生物学研究中,批判了“整体一活力论”和“简化一还原论”的局限,提出了机体系统论,强调了生命机体的整体性、能动性、动态结构、等级组织,奠定了系统论的思想基础。一般系统论规定了“系统”这一科学概念,即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
-
平衡
力学有力系的平衡、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随遇平衡等概念。其中,热动平衡亦称热力学平衡,是指在不变的外界条件下,物质系统的宏观状态保持不变的情况,这时物质系统中不发生任何宏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化学有化学平衡、均相平衡、多相平衡、以及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水解平衡、络合物平衡等概念。
-
人类生态学
概述:人类生态学是以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分支学科。不久,美国学者波克尔等提出了“人类生态学”的科学概念。研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挤讨人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寻求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与方法。(3)社会生态学系统。
-
唯象中医学
概念:唯象中医学是运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知识和语言,从现象的总结和概括形成系统理论的中医学说。唯象中医学的特点:唯象中医学的特点最重要的有三:唯象性,其研究层次是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现象,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如实地、系统地总结现象,从中找出规律,概括为理论,不要求揭示出现象的内在本质、规律的内在根据;
-
生态系统
这一科学概念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首次提出。水和C、H、O、N、P等营养物质也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合成、分解,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间反复进行着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作用。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以生物群落为核心,形成整个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
血液循环
心脏节律性的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地流动。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循环一旦停止,机体各器官组织将因失去正常的物质转运而发生新陈代谢的障碍。
-
理解
理解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规律的思维活动。巴甫洛夫学派认为,学习就是形成暂时联系,暂时联系就是联想,就是获得有关事物关系的知识。认知学派认为,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把新事物同化于已有认知结构,或是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这样的心理活动就叫理解。
-
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meaningfulmemorizing)指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人们识记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认知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