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治疗指征包括:可以参加合适的临床试验、高肿瘤负荷、有症状、威胁器官功能、继发血细胞减少、大肿块和病变持续进展等。克隆性B细胞表型需经流式细胞术确认;其他推荐方案包括:苯达莫司汀、吉西他滨、来那度胺或GVD(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脂质体阿霉素)。本病需注意与未分化癌相鉴别,应增加CK、EMA等上皮标记物检测。
-
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50%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②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鉴别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减少,治疗后巨幼样变很快消失,骨髓活检无ALIP,有助鉴别。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
-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50%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②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鉴别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减少,治疗后巨幼样变很快消失,骨髓活检无ALIP,有助鉴别。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
-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概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50%患者在初诊时无症状;②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鉴别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减少,治疗后巨幼样变很快消失,骨髓活检无ALIP,有助鉴别。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3~40%直接死于感染和出血。
-
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是本病最常见的表现。WHO分类的特点是强调根据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组织学、免疫学表型、细胞遗传学和临床表现、病程、原发部位诸特征将非霍奇金淋巴瘤界定为不同的疾病类型(entity)。胃肠道淋巴瘤应注意与胃肠道癌鉴别;(2)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lymphoma):多来自T淋巴细胞,仅10%~
-
老年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肿瘤
淋巴结肿大是本病最常见的表现。WHO分类的特点是强调根据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组织学、免疫学表型、细胞遗传学和临床表现、病程、原发部位诸特征将非霍奇金淋巴瘤界定为不同的疾病类型(entity)。胃肠道淋巴瘤应注意与胃肠道癌鉴别;(2)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lymphoma):多来自T淋巴细胞,仅10%~
-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概述: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granularlymphocyticleukemia,LGLL),1977年开始提出,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肝脾肿大;相关药品:甲氨蝶呤、环孢素、莫拉司亭相关检查:浆细胞、类风湿因子、抗血小板抗体、血红蛋白
-
Tγ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概述: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granularlymphocyticleukemia,LGLL),1977年开始提出,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肝脾肿大;相关药品:甲氨蝶呤、环孢素、莫拉司亭相关检查:浆细胞、类风湿因子、抗血小板抗体、血红蛋白
-
T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概述: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granularlymphocyticleukemia,LGLL),1977年开始提出,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肝脾肿大;相关药品:甲氨蝶呤、环孢素、莫拉司亭相关检查:浆细胞、类风湿因子、抗血小板抗体、血红蛋白
-
伴颗粒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概述: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granularlymphocyticleukemia,LGLL),1977年开始提出,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肝脾肿大;相关药品:甲氨蝶呤、环孢素、莫拉司亭相关检查:浆细胞、类风湿因子、抗血小板抗体、血红蛋白
-
大颗粒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概述: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granularlymphocyticleukemia,LGLL),1977年开始提出,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肝脾肿大;相关药品:甲氨蝶呤、环孢素、莫拉司亭相关检查:浆细胞、类风湿因子、抗血小板抗体、血红蛋白
-
T-LGLL
概述: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granularlymphocyticleukemia,LGLL),1977年开始提出,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肝脾肿大;相关药品:甲氨蝶呤、环孢素、莫拉司亭相关检查:浆细胞、类风湿因子、抗血小板抗体、血红蛋白
-
NK-LGLL
概述: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argegranularlymphocyticleukemia,LGLL),1977年开始提出,是一种伴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增多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性临床综合征。肝脾肿大;相关药品:甲氨蝶呤、环孢素、莫拉司亭相关检查:浆细胞、类风湿因子、抗血小板抗体、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