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相情感障碍
概述: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D)也称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affectivedisorder),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碳酸锂的副作用与血锂浓度相关。常用药物为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喹硫平、鲁拉西酮、哌罗匹隆等)。
-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
(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1)心境稳定剂包括: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4.自知力开始恢复。
-
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管理规范(试行)
: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6种重性精神疾病(详见附表1)的确诊病例。省级精防机构每年初收集汇总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精神卫生工作情况并填写报表,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于3月1日前录入系统。
-
老年期抑郁障碍
Post(1972)和Abrams(1987)发现本病患者有明显人格缺陷,与正常老年人比有突出的回避和依赖人格特征。目前国际和国内尚无老年期功能性情感障碍的疾病分类,对老年期首次起病的各种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诊断仍参照国际和国内现行的分类与诊断标准。④开展老年心理卫生的宣传与咨询,普及医疗卫生常识,增强老年人的适应能力。
-
快速循环
快速循环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亚型,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而无明显情感正常间歇期,约占双相情感障碍10%左右,多见于女性(70%~按有无诱因可分自发型和诱发型(常见诱发因素有TCA、MAOI抗抑郁药治疗,碳酸俚、雌激素治疗,月经周期,甲状腺机能减退和心理应激)。
-
抑郁症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抑郁症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8月14日《关于印发双相情感障碍等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06号)印发。(1)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3.自知力开始恢复。
-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8月14日《关于印发双相情感障碍等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06号)印发。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1.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评分与基线相比,减分率≥50%。
-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与精神障碍共病
概述: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与精神障碍的共病(comorbidity)又称为共患障碍(co-occurringdisorders),指同时患有物质使用障碍及独立的精神障碍,即同一个体至少符合一种物质(酒精或药物)使用障碍和至少一种独立精神障碍的诊断。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共患焦虑障碍者,焦虑障碍的复发率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差。
-
共患障碍
概述: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与精神障碍的共病(comorbidity)又称为共患障碍(co-occurringdisorders),指同时患有物质使用障碍及独立的精神障碍,即同一个体至少符合一种物质(酒精或药物)使用障碍和至少一种独立精神障碍的诊断。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共患焦虑障碍者,焦虑障碍的复发率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差。
-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与精神障碍共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一、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常见的精神障碍共病:(一)抑郁障碍:美国一项对18岁或以上者的调查显示,一生中曾诊断过抑郁障碍的患者中共病物质使用障碍为24%;90%的个体患有人格障碍,其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最常见。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共患焦虑障碍者,焦虑障碍的复发率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