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头翁花
《中医大辞典》·白头翁花:白头翁花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来源及产地: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Bge.)Reg.分布四川、湖北、陕西、安徽、江苏及华北、东北地区。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外用:研末调敷。
-
重复序列家族
重复序列家族(sequencefamily)是指一类核苷酸序列高度相似的重复序列,这些重复序列包括基因和基因以外的序列。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可归为一个基因家族(genefamily)。重复序列主要是基因以外的DNA序列。根据其在基因组中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串联重复序列和散在重复序列。
-
基源鉴定
基源鉴定(identificationoforigin)是指应用生物、矿物分类学的知识与方法鉴定动、植、矿物药材的生物、矿物学来源,确定其学名及药用部位。基源或称来源,通常包括中药的科名、植(或动、矿)物名称、拉丁学名和药用部位。基源鉴定是中药四大鉴定方法之一,是中药鉴定工作的基础,也是中药生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依据。
-
β-淀粉酶
概述:β-淀粉酶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水解淀粉。酶:β-淀粉酶(beta-amylase)来源: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供体: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flexus)质量要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的质量规格要求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1886.174)的规定。
-
旋毛虫病暴露人群
旋毛虫病暴露人群是指30d内有生食或半生食相同来源的感染旋毛虫的动物(猪、野猪、犬、羊等)肉类及其制品史或有食入混有相同来源的感染旋毛虫的生肉屑食物史的人群。
-
巴东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巴东岩白菜:别名:岩白菜[湖北巴东]来源:玄参科巴东岩白菜Triaenophorarupestris(Hemsl.)Solerede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明目补肾。用法用量:全草炖肉服,用量3~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地牛
来源:萝藦科白地牛Cynanchummooreanum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肠结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黄柏、毛冬青根各3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果紫草
别名:硬根紫草来源:紫草科白果紫草Lithospermumofficinale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新疆。化学成份:根含紫草色素。功能主治:外用治关节炎。用法用量:全草适量,煎水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花蛇目睛
《*辞典》:白花蛇目睛:出处:《纲目》拼音名:B iHuāSh M Jīnɡ来源:为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的眼睛。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小儿夜啼,以一只为末,竹沥调少许灌之。摘录:《*辞典》
-
白栎
拼音名:B iL 别名:栗子树、白紫蒲树来源:壳斗科白栎QuercusfabriHance,以果实的虫瘿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及华南各省。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性结膜炎。用法用量:5~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斑茅花
《*辞典》:斑茅花:出处:江西《草药手册》拼音名:BānM oHu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夏、秋季采收。功能主治:止血。治咯血,呕血,衄血,创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外用:适量,捣敷。
-
白铃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铃子: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来源:兰科白铃子NerviliatibetensisRolfe,以块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红崩,淋病,白浊,白带。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incana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
扁豆藤
《*辞典》:扁豆藤:出处:《纲目》拼音名:BiǎnD uT nɡ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茎。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②《纲目》:治霍乱,同芦萚、人参、仓米等分煎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白鱼尾果
《*辞典》:白鱼尾果:出处:《闽东本草》拼音名:B iY WěiGuǒ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果实。10月采,阴干。功能主治:治小儿蛔疳。用法用量:白鱼尾果一两加水煎后去渣加米煮稀饭,连服三至四次。
-
百合子
《*辞典》:百合子:出处:《纲目》拼音名:BǎiH Zǐ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功能主治: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摘录:《*辞典》
-
百日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日草:来源:菊科百日草ZinniaelegansJacq.,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长江流域各省有栽培。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痢疾,淋症,乳头痈。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
豺肉
《*辞典》:豺肉: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Ch iR u来源:为犬科动物豺的肉。性味:甘酸,温。②《纲目》:酸,热,有毒。功能主治:《医林纂要》:补虚劳,攻坚积,长气力,消骨鲠。
-
叉枝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枝藻:来源:藻类红藻门叉枝藻GymnoganyrusflablliformisHarv.,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为琼胶的辅助原料,并用作缓泻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斑杖
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细齿天南星Arisaemaserratum(Thunb.)Schott,以球茎入药。秋冬采收,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斑竹花
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BānZh Hu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猩红热,用斑竹花二两,煎水服。摘录:《*辞典》
-
斑竹壳
《*辞典》:斑竹壳: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拼音名:BānZh K 别名:斑竹衣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功能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毛),2~或烧灰冲服。
-
半枫荷叶
《*辞典》:半枫荷叶:出处:《广西中草药》拼音名:B nFēnɡH Y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叶。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半枫荷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焙干研末撒患处。摘录:《*辞典》
-
包谷火焰包
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BāoGǔHuǒY nBāo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变成黑色的雄花序。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功能主治:《重庆草药》:煎水服,治暑热腹泻。摘录:《*辞典》
-
饱饭花枝叶
《*辞典》:饱饭花枝叶: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拼音名:BǎoF nHuāZhīY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珍珠花的枝叶。全年可采。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治偏头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摘录:《*辞典》
-
垂果南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垂果南芥:拼音名:Chu GuǒN nJi 来源:十字花科垂果南芥ArabispendulaL.,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治疮疡肿毒。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
-
扁藤叶
《*辞典》:扁藤叶: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拼音名:BiǎnT nɡY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叶。功能主治:治下肢溃疡。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摘录:《*辞典》
-
鳖脂
《*辞典》:鳖脂:出处:《纲目》拼音名:BiēZhī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滋养强壮药。
-
波罗蜜叶
《*辞典》:波罗蜜叶: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BōLu M Y 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功能主治:①《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敷创伤。②《广西药植名录》:治溃疡。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
薄雪火绒草
拼音名:B oXuěHuǒR nɡCǎo别名:火艾、小毛香、薄雪草来源:菊科薄雪火绒草LeontopodiumjaponicumMiq.,以花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湖北。性味:微甘,淡。功能主治:止咳。主治咳嗽。用法用量:3~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薄叶棘豆
拼音名:B oY J D u来源:豆科薄叶棘豆Oxytropisleptophylla(Pall.)DC.,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秃疮,瘰疬。用法用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苍耳花
《*辞典》:苍耳花:出处:《纲目》拼音名:CānɡěrHuā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功能主治:①《纲目》:主白癞顽痒。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7钱。外用:捣敷。摘录:《*辞典》
-
草蛛
拼音名:CǎoZhū别名:草蜘蛛、迷路漏斗网蛛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漏斗网蛛科迷路漏斗网蛛Agelenalabyrinhica(Clerck),以全体入药。生境分布:北部地区。功能主治:解毒。主治疔肿恶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百蕊草根
《*辞典》:百蕊草根: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BǎiRuǐCǎoGēn来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的根。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下乳,亦通顺血脉,调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辞典》
-
白花岩青兰
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白花岩青兰DracocephalumrupestreHancevar.albiflorumSchischk.,以全草入药。8月采收,切段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分散风热,凉血降压。用于感冒发热,高血压病,腹满。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长瓣马铃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瓣马铃苣苔: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acericula(S.Moore)Clark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跌打损伤,痈疽疮疖肿痛,各种出血。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
长梗玄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梗玄参:别名:鄂玄参来源:玄参科长梗玄参ScrophulariafargesiiFranch.,以块根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清火,解肠胃之毒,且有温补功效。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潮风草
来源:萝藦科潮风草Cynanchumascyrifolium(Franch.etSav.)Matsum.,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陈冬菜卤汁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Ch nDōnɡC iLǔZhī来源:为盐腌冬菜的陈年卤汁。原形态:参见干冬菜条。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肺火痰嗽,解咽喉肿痛。摘录:《*辞典》
-
柽柳花
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ChēnɡLiǔHuā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花。功能主治:治中风,又清热毒,发麻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辞典》
-
柽乳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ChēnɡRǔ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树脂。功能主治:合质汗药,治金疮。摘录:《*辞典》
-
橙叶
《*辞典》:橙叶: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Ch nɡY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叶片。化学成份:橙叶含挥发油0.2~0.3%,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柠檬醛和柠檬烯等。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捣烂敷疮,能止疼散瘀。
-
鸱骨
《*辞典》:鸱骨:出处:《纲目》拼音名:ChīGǔ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散,少少吹入鼻中。摘录:《*辞典》
-
鸱肉
《*辞典》:鸱肉: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ChīR u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肉。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食之治癫痫疾。②《纲目》:食之,消鸡肉、鹌鹑成积。摘录:《*辞典》
-
赤麻鸭
拼音名:Ch M Yā别名:黄鸭来源:雁行目鸭科赤麻鸭Tadornaferruginea(Pallas),以肉入药。生境分布:我国西部及内蒙古,冬迁至华东、华南地区。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治脾胃虚弱,脱肛,子宫脱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椆李
拼音名:Zh uLǐ别名:臭李子、吗嘎[蒙名]来源:蔷薇科椆李Padusasiatica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东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止泻痢。治腹泻。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臭黄荆叶
《*辞典》:臭黄荆叶: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Ch uHu nɡJīnɡY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叶,4~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涂疮生肌。②《重庆草药》:解毒。敷对口疮或其他毒疮。用法用量:外用:开水浸泡,捣绒涂。
-
臭节草根
《*辞典》:臭节草根: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拼音名:Ch uJi CǎoGēn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臭节草的根功能主治:捣浆,洗肿毒。摘录:《*辞典》
-
船盔乌头
拼音名:Chu nKuīWūT u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来源: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naviculareStap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胃炎,肠炎等症。用法用量:2分。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扁豆皮
拼音名:B iBiǎnD uP 别名:扁豆壳来源:即白扁豆的种皮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无壅滞之弊。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