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巴细胞计数
概述:这是一组形态相似、功能不同的非均质细胞群,属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5滴,立即盖满血膜,约30s后加缓冲液5~(3)快速法:将快速染液甲液、乙液分别置于适当大小染色缸中,将血片先浸入甲液30s,水洗,再浸入乙液30s,水洗,待干后镜检。③药物:应用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
淋巴细胞数
概述:这是一组形态相似、功能不同的非均质细胞群,属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5滴,立即盖满血膜,约30s后加缓冲液5~(3)快速法:将快速染液甲液、乙液分别置于适当大小染色缸中,将血片先浸入甲液30s,水洗,再浸入乙液30s,水洗,待干后镜检。③药物:应用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血清学检查:嗜异凝集反应阴性,即使滴度轻度增加者,亦低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要求。如白细胞总数及小淋巴细胞均高出该年龄一定水平,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无全身淋巴结或脾大时,应考虑本病可能。相关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
-
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路径(2016年版)
表1: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类亚型名称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丰富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4.影像学检查:胸、腹CT,淋巴结B超、盆腔B超。夜间盗汗;(5)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活检:形态学、免疫组化;3.化疗期间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监测化疗相关副作用并及时给予处理。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此次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四、鉴别诊断:主要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鉴别,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鉴别。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三版)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或咳嗽、气促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有无武汉市等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无聚集性发病或与确诊病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接触史。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一)个案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情况、家庭及居住环境、暴露史、发病经过、就诊情况、实验室检查、诊断、转归情况等(见附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并采集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标本,开展检测(见附件2《实验室检测方案》)。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查询。
-
免疫功能测定
操作名称免疫功能测定方法及内容总淋巴细胞计数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是反映免疫功能简易指标。TLC理想计数1200×109/L评价标准:理想百分率90%为正常;氮平衡是评定蛋白质—热能营养状况的指标,反映摄入蛋白质能否满足机体需要及体内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情况。或是蛋白质摄入量(g)/6.25-(粪氮+尿总氮)。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二版)
通过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或者在聚集性病例判定过程中,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的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经采样检测后,如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当地县(区)级疾控中心应立即按照确诊病例进行网络直报。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发病后第3~4周的恢复期血清。
-
先天性性联无Y球蛋白血症
反之,本病患儿对多种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有正常的抵抗力,其感染过程并不比无免疫缺陷的患儿严重,因本病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是正常的。此外还常发生异位性皮炎、湿疹、野葛毒性皮炎、血管性水肿和药疹。疾病病因:本病为X染色体性联遗传病,有家族发病史。胸腺的发育和结构基本正常。末梢血淋巴细胞计数也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