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卤代烃
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氟代烃虽然属于卤代烃,但是它的制法和性质比较特殊,一般把它分开讨论。根据烃基的不同,卤代烃分脂肪族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如果分子里有双键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的位次先于卤素。卤代烃还能发生消除反应。
-
Williamson合成法
卤代烃与醇钠在无水条件下反应生成醚:如果使用酚类反应,则可以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卤代烃一般选用较为活泼的伯卤代烃(一级卤代烃)、仲卤代烃(二级卤代烃)以及烯丙型、苄基型卤代烃,也可用硫酸酯或磺酸酯。本法既可以合成对称醚,也可以合成不对称醚。
-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芳烃与卤代烃、醇类或烯类化合物在Lewis催化剂(如AlCl3,FeCl3,H2SO4,H3PO4,BF3,HF等)存在下,发生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当烃基超过3个碳原子时,反应过程中易发生重排。
-
消除反应
有机物在适当条件下,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去掉H2O、HX、H2、NH3等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消除反应(曾用名:消去反应)。消除反应主要有卤代烃脱卤化氢和醇分子内脱水反应。醇分子内脱水时,氢原子主要从羟基相邻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脱去。
-
二溴一氯甲烷
122℃熔点:22℃左右溶解性:难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密度:2.445(20/4℃)主要用途:来源:饮用水消毒产物健康危害:二溴一氯甲烷的毒性比三氯甲烷稍大,具有卤代烃化合物的共性,即对皮肤及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小鼠经口125mg/kg/日×14日肝肿大;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在饮用水中已被检出含有二溴一氯甲烷。
-
一溴二氯甲烷
BrCHCl2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分子量:163.8沸点:90.1℃熔点:-56.9℃溶解性:难溶于水,溶于醇、苯、醚等有机溶剂密度:2.006主要用途:来源:饮用水消毒产物健康危害:一溴二氯甲烷的毒性比三氯甲烷稍大,具有卤代烃化合物的共性,即对皮肤及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
-
职业性痤疮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职业性痤疮是指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矿物油类或某些卤代烃类引起的皮肤毛囊、皮脂腺系统的慢性炎症损害。后者包括煤焦油、焦油沥青及杂酚油等。病理生理:油痤疮的发生有四方面的因素:①矿物油对毛囊皮脂腺结构的化学性刺激,引起毛囊口上皮细胞增殖与角化过度,使皮脂排出发生障碍。
-
铯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与水和酸强烈反应,发热冒烟,甚至发生燃烧爆炸。原子吸收法环境标准:中国(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137Cs:0.7mg/L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灭火方法:不可用水、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作为灭火剂。
-
铷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1200mg/kg(小鼠腑腔内)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灭火方法:不可用水、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作为灭火剂。
-
氢化钙
危险标记:10(遇湿易燃物品)主要用途:用作还原剂、干燥剂、化学分析试剂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遇潮气、水或酸类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并能引起燃烧。与氧化剂、金属氧化物剧烈反应。灭火方法: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
-
氢化钠
危险标记:10(遇湿易燃物品)主要用途:用作缩合剂、烷化剂及还原剂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呼吸困难,给输氧。灭火方法: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
-
氢化钾
国标编号:43018CAS号:7693-26-7中文名称:氢化钾英文名称:potassiumhydride分子式:KH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结晶,商品为灰色粉末,半分散于油中分子量:40.1熔点:分解溶解性:不溶于液氨、二硫化碳密度:相对密度(水=1)1.443~灭火方法: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
-
氢化锂
吸入后引起喷嚏、咳嗽、呼吸困难、支气管炎。可引起鼻中隔穿孔。实验室监测方法:空气中的测定:样品用过滤器收集,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NIOSH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0.025mg/m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2,4-滴
概述:2,4-滴(2,4-D)又名2,4-二氯苯氧乙酸。12h内达到最高水平,2h内即可在尿中检出;2,4-滴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等实质性脏器。其经皮毒性很低。致畸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25mg/kg(妊娠期6~眼睛被污染,用清水冲洗10~(4)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时,可服碳酸氢钠6~防护服:穿防腐工作服。
-
金属钙
166实验室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来源类别原子吸收法GB11905-89水质原子吸收法GB13580.12-92大气降水EDTA滴定法GB7476-87水质原子吸收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固体废弃物环境标准:欧洲共同体(1975)饮用水水质标准:指导标准100mg/L;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
臭氧层空洞
在高层大气中(高度范围约离地面15km~在氮肥的分解中会向大气释放出各种氮的化合物,其中一部分可能是有害的氧化亚氮(N2O),它会引发下列反应:N2OO→N2O2N2O2→2NONOO3→NO2O2NO2O→NOO2O3O→2O2NO按上述反应式循环起作用,使O3TT分解。然而,臭氧层变薄的速度仍在加快。与此同时,关于臭氧层破坏机制的争论也很激烈。
-
Wittig试剂
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元素,特别是硫和磷,当它们与碳结合时,碳带负电荷,硫或磷带正电荷彼此相邻,并同时保持着完整的电子隅(碳是8隅,硫、磷可超过8),这种结构的化合物称为Ylide(叶立德)。
-
氢化铝锂
lithiumaluminiumhydride别名:四氢化锂铝分子式:LiAlH4外观与性状:白色疏松的结晶块或粉末,放置时变成灰色分子量:37.95溶解性:不溶于烃类,溶于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0.92稳定性:稳定危险性:氢化铝锂为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当研磨、摩檫或有静电火花时能自燃;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旧名溶媒)。溶剂分极性溶剂(高介电常数)和非极性溶剂(低介电常数)两类。芳香烃(如苯)的溶解能力强于脂肪烃(如汽油)。很多有机物也作为溶剂使用,常称为有机溶剂,如醇、酯、醚、酮和卤代烃。化学工业生产大量的有机溶剂,它们在涂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中有广泛的应用。
-
金属钠
引燃温度:115℃(在干燥空气中),燃烧热:209.5kJ/mol危险标记:10(遇湿易燃物品)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氰化钠、过氧化钠和多种化学药物或作还原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4000mg/kg(小鼠腑腔内)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
-
金属钾
遇水、二氧化碳都能猛烈反应。实验室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法(GB11904-89,水质)原子吸收法(GB13580.12-92,大气降水)原子吸收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环境标准:欧洲共同体(1975)饮用水水质标准指导标准10mg/L最大允许浓度12mg/L前苏联(1975)污水排放标准100~
-
Hofmann烷基化
卤代烷与氨或胺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脂肪族胺类:由于生成的伯胺亲核性通常比氨强,能继续与卤代烃反应,因此本反应不可避免地产生仲胺、叔胺和季铵盐,最后得到的往往是多种产物的混合物。用大过量的氨可避免多取代反应的发生,从而可得到良好产率的伯胺。
-
Hunsdiecker反应
干燥的羧酸银盐在四氯化碳中与卤素一起加热放出二氧化碳,生成比原羧酸少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X=Br,Cl,I反应机理:反应实例:参考文献:[1]C.Hunsdiecker,H.HunsdieckerandE.Vogt,U.S.pat.2,176,181(1939)[2]H.HunsdieckerandCHunsdiecker,Ber.75,291(1942)[3]A.Borodine,Ann.119
-
2,4-二氯苯氧乙酸
概述:2,4-滴(2,4-D)又名2,4-二氯苯氧乙酸。12h内达到最高水平,2h内即可在尿中检出;2,4-滴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等实质性脏器。其经皮毒性很低。致畸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25mg/kg(妊娠期6~眼睛被污染,用清水冲洗10~(4)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时,可服碳酸氢钠6~防护服:穿防腐工作服。
-
2,4-D
概述:2,4-滴(2,4-D)又名2,4-二氯苯氧乙酸。12h内达到最高水平,2h内即可在尿中检出;2,4-滴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等实质性脏器。其经皮毒性很低。致畸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25mg/kg(妊娠期6~眼睛被污染,用清水冲洗10~(4)出现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时,可服碳酸氢钠6~防护服:穿防腐工作服。